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博物馆中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由封国到帝国的历史缩影与实物佐证,是秦文明的名片,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由李斯依惯例主持规划设计,章郸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秦始皇陵有76个故宫那么大,有数百个陪葬坑。出土的三个坑,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人数最多时近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在出土的陶俑身上的一些隐蔽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刻划或戳印文字,除了编号外,都是陶工名。兵马俑一共有七个部分组成,部分零件是相通的,达到了“模件化”生产。兵马俑的制造团队高达千余人,是“规模化”生产。兵马俑组装好之后,还要涉及到细节和肖像处理,做到了“千人千面”。

——摘编自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简介》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秦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中吟咏的特洛伊战争以及其他相关传说,先后对小亚细亚及南希腊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惊人的成果。谢里曼的考古发掘
A.证明了《荷马史诗》是一手史料
B.丰富了研究古罗马帝国的史料
C.说明特洛伊是当地最早的城市
D.显示了《荷马史诗》的史料价值
2019-06-07更新 | 700次组卷 | 32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下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
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
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
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
2020-04-29更新 | 685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4 . 罗马皇帝图拉真曾率军征服了达契亚,有关达契亚战争的文献记载非常少。而图拉真纪功柱上200多米长的浮雕带却生动地记录了罗马皇帝图拉真率军征服达契亚的140个场景和约2500个人。下列对图拉真纪功柱浮雕的历史价值说法正确的是
A.纪功柱浮雕是第一手史料,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
B.纪功柱浮雕有歌功颂德色彩,不具有史料价值
C.图拉真是战争的亲历者,纪功柱浮雕具有权威性
D.纪功柱浮雕有艺术加工成分,作为史料需详加考辨
5 . 《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忽必烈登基时间和年龄的记载与《元史》等汉文史料不同,之前学者认为这只是简单的笔误,但最新史学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记载发现,其中原因应该是马可·波罗回国和记载时受到了伊斯兰历的影响。这表明
A.古代官修史书的史料价值十分有限
B.研究视角多元化使历史解读更趋于理性
C.历史文献必须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D.不同的史观往往影响研究者的历史结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后汉书》记载,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2017年8月,经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中部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也解决了长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猜测。这表明
A.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
B.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
C.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D.历史记载必须以考古研究佐证
2018-03-13更新 | 455次组卷 | 27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碑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泰山,随行群臣刻石立碑,歌颂始皇功德:“皇帝临位……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的主要“功德”。

材料二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求,坚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1787年,在他主持下,制宪会议制定了第一部新宪法。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拒绝再次参选连任,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为了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8米的纪念碑。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的原因。

材料三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八福巨大浮雕,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缩影,昭示着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五四运动、南昌起义和渡江战役是其中的三幅。

                 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渡江战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幅说明其成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分清历史史实、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义。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黄帝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祖先
B.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
C.姜寨遗址居民过着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理想生活
D.作为原始先民集体记忆的神话传说史料价值很高
9 . 1908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发现汉简,并据其判定汉之长城的位置,但未作考证。王国维据《史记》所载“汉武帝时,为防匈奴,始筑令居以西到武威、敦煌等四郡”,再据唐《沙洲图经》所载,得出结论:“木简出土之地,实所谓古(汉)长城也。”这说明
A.史料相互补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B.第一手史料价值高于二手史料
C.西方人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
D.《史记》史学权威和史学价值较高
2017-11-03更新 | 215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升高三年衔接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的一次重大实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帝下谕旨取消各衙门堂官对司员士民上书的审查权后,短时间内上书次数猛增至三百多人次。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了解公文程式,开出了长长的救时方,建策往往同时包含军事、政治、外交、社会、财政等等诸多方面。然而,正是他们的参与,使得戊戌变法有了更大的展开面,波及更多人的内心。方案种种,对策多多,却没有一条清晰的改革思路,对彼得、明治的模仿也只能是外貌,而不详其真精神。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材料二 法之为用,其先后缓急,当视其所遇之时。时安则局缓,时危则局急。而中外风气,号为讲求时务者,皆务搜求新异之说,以为迎合上意之具。臣愿我皇上于广开言路之下,必持一安危缓急之定见,必以求实为先,勿为好奇所动。愚臣之意,究以练兵造械为至急之图。环顾诸臣,其老成者既苦于素无学术,其新进者又苦于未经历练。故于奏对之次,颇怀有君无臣之忧。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的主要举措并分析其意义。材料一、二对这一举措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有何共同看法?
(2)材料二中关于变法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关于政治改革的借鉴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