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越南战争是20世纪冷战时代一场重大的局部战争。从1955年开始到1969年,美国经历了从“扶持南越(吴庭艳)政权”、“特种战争”、“局部战争”的过程,规模越来越大。战争期间,美国共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远远超过二战期间弹药的总和。美国超过5.8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

——摘自《越南战争》

材料二巨额的战争开支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使整个经济长期陷于滞胀状态。……由于经费短缺,美军武器装备不能及时更断,并丧失了相对于苏联的长期核力量优势。战争还对美国的社会心理造成巨大震撼。……美国自杜鲁门时代以来高度膨胀的扩张欲望开始冷却,孤立主义思潮重新泛起……。美国中止了自二战结束以来20余年的过度扩张,而在70年代实行适度收缩。

——摘编自邓红洲、李玉兰《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特点及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并归纳这场战争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其的原因。

2 . 材料  小规模的和平运动曾长期存在于美国,但缺乏获得扩展的催化剂。这个催化剂出现在1965年 2 月,当美国开始轰炸北越,运动得以扩大。运动的领导人主要是学生, 他们组织大规模宣讲会、游行,抗议对越轰炸、拒服兵役,各种舆论宣传媒体也纷纷表达对政府的不满。1967 年,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公开表示对反战运动的支持。嬉皮士、摇滚乐、女权运动的参与者、退伍军人也纷纷汇入了反叛的洪流,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战运动。在全国性的反战浪潮下, 1967 年,约翰逊总统解雇了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1968年3月,约翰逊本人也因民众的反对和党内反对派的斗争而宣布退出竞选,离开白宫。继任的尼克松总统则向民众保证“新任领导将结束战争。”

——摘编自马克巴林 《在美国的反战运动》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历史作用。
(2)据材料,分析归纳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特点。
2020-06-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90年后,日本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的低迷期和多党联合执政的混乱期,党派利益与国家利益出现交织混杂的局面。在新的挑战与竞争加剧的形势下,日本原有行政机构设置及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等弊端日益严重。

1996年,以首相为会长、全部委员由民间人士组成的行政改革会议,历经59次讨论后提出行政改革的总体方案。1998年,又成立了以全体内阁成员组成的改革推进本部,专门负责实施改革方案,并设置了由民间人士组成的顾问会议来监督改革的内容和进展情况,1999年,国会通过了包括《中央省厅等改革相关法的大纲》等多个相关法案,2001年,改革推进本部依据法令,将原中央政府机构由1府22省厅缩编为1府12省厅,并计划10年内将公务员总数削减25%;同时,将国立医院、邮政、博物馆等84家单位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去,委托给民间管理实现民营化;推进地方政府合并,计划将原有的3000多个地方政府缩编为1000个左右。

——摘编自董武《日本的行政改革及启示》等


(1)根据材料,归纳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日本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日本行政改革的背景及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朝定鼎中原,当时所用仅止八旗劲旅,而已无敌于天下;其后额设绿营制兵,多或六十余万,少亦五十余万,较之八旗,不啻倍其蓗(形容人数众多)。乃粤匪、捻匪、川匪、回匪之乱,制兵竟不足恃,于是加饷挑练,而有练军;招募勇丁,而有湘军、淮军、毅军;及日本之役,练兵练勇又不足恃,于是仿照西法添设新军,而有袁世凯、聂士成两军,及湖北洋操队、江南之自强军。

——《清朝续文献通考》

材料二   新军和旧军相比,官兵的文化水平明显较高,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湖北的部分革命党人先后投军,以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周围的新军士兵,并相继成立了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惨败促使进步的知识分子们反思、觉醒、投笔从戎,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尚武思潮,军人的地位被凸显出来。他们迫切地想和政治家、商人等其他社会群体一样分享政治权利,但这是清政府给予不了的。新军最终转变为向清朝发生统治危机的区域猛然打击的铁锤,清廷整个统治链条随之解体。不久之后,新军中北洋新军则成为袁世凯及北洋军阀控制政权的基本力量。

——摘编自刘莹《清末新军的兴衰演变及其历史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兵制的变化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新军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2019-05-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漳州市2019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5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当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如火如荼的时候,英格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也希望加强王权,削弱教会,摆脱教皇的控制。但亨利八世却是天主教会的坚决支持者,由于他在反对马丁·路德的异端邪说中的功劳,教皇克雷芒七世授予他“信念捍卫者”的称号。但当教皇拒绝了亨利八世要求宣布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时,亨利八世公然反抗教皇,与安妮·博林结合,并被革除教籍。他立即着手清除国内的反对力量,包括解散修道院,禁止英格兰教会向教廷交纳岁贡。1534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格兰国王是英国圣公会的首脑,从而正式把教会与国家合为一体。
——摘编自程维《宪政与宗教》
材料二
时 间
事 件
1534年
亨利八世促使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1571年
伊丽莎白女王指使英格兰教会通过《39条教规》,标志着宗教改革的结束,英国终于建立了独立的安立甘教会。
1633年
查理一世起用威廉·劳德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大肆迫害清教徒。
1640年
以清教徒运动面目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9年
议会通过《宽容法》,赋予不从国教者以信仰自由。
1701年
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与天主教交往者、信奉天主教、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一律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据材料一,说明亨利八世对罗马天主教会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历史上宗教与王权两者关系的演变。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宗教在英国政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019-01-30更新 | 9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末政改大事记

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布变法,任命康有为参赞新政,颁发了提倡官民上书议事,裁汰不必要的官员等。戊戌政变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

1901年初,清廷正式颁布新政上谕。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年,清政府颁布《仿行立宪上谕》,“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

1911年,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制,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改革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清末实行新政改革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朝是科举承前启后的朝代,也是臻于成熟的朝代。宋朝以后直到清末宣统年间,科举制基本上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北宋前期因为贡举不公,多次引发士人抗议,宋朝完善了此前的很多弊端,也确立了最佳的考试内容。政府在科举考试中推行糊名(又称“封弥”)制度。不仅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姓名、乡贯,也要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第。封弥官不得参与评卷,评卷官也不得参与封弥。

宋政府又实行誊录法。规定誊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誊录,不准随意窜改文意或增减字句,经校勘官与原文校对无误后方可标号封弥。举人的亲笔试卷称为真卷,送交封弥官保存,以备核查;誊录卷被称为草卷,评阅的主考官只能看到草卷。此外,还制定锁宿制度。规定各级主考官员一经受命,立即与外界隔离,直到考试结束。

——摘编自崔勇、丁建军《宋朝科举考试创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政府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宋政府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随着世界交通的手段便利起来,西洋文明之风逐日东渐。……对于东方国家的当务之急来说,此文明的东渐之势十分强劲,如果下定决心来阻止它的话,这样做倒也不是不行,但观察当今世界的现状,就会发现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莫不如与时俱进,共同在文明之海中浮沉,共同掀起文明的波浪,共同品尝文明的苦乐,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材料二          文明就像麻疹的流行一样。眼下东京的麻疹最初是从西部的长崎地方向东传播,并随着春暖的气候逐渐蔓延开来。此时即便是痛恨该流行病的危害,想要防御它的话,又有可行的手段吗?……当前不但不应阻止文明,反而应尽力帮助文明的蔓延,让国民尽快沐浴文明的风气,这才是智者之所为。          材料三          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指中国)、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待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以上材料节选自福泽谕吉的《脱亚论》
请回答:
(1)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被称为日本的伏尔泰。依据材料一、二,归纳概括福泽谕吉的观点。
(2)有的学者称福泽谕吉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鼻祖。依据材料三,评论这种观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克伦威尔断然宣布,下院是国家的“最高政权,它的决议毋须国王和上院同意都具有法律力。”……决定“以下院,以会聚在这里的国会以及全体英格兰善良人民的名义”来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死后二个月内,王政废止,上院取消,行政权交于由下院选举的国务会议。克伦威尔为国务会议第一任主席,英吉利共和国诞生了。……(至此)终于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向最高峰。

                                                     ﹣﹣张佩侠《简评英国革命前期的克伦威尔》)


       材料二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克伦威尔对历史的总的影响呢?……既然在克伦威尔初露锋芒之前的战争的初期,议会军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失败,看来要是没有他,这支军队完全有可能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克伦威尔胜利的结果使民主政体在英国得到了持续和巩固。人们不应该把这看作是无论如何都会发生的事件。

                              ﹣﹣(美)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1)据材料一,归纳克伦威尔“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向最高峰”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克伦威尔的评价。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经济展开了一系列遏制行动。

19483月,美国政府实行贸易管制制度,禁止向苏联、东欧国家出口美国贸易管制清单内的各种物资。次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出口管制法》,把对苏联的贸易管制战略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1949年底,为了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新技术,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1951年,美国国会通过《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通过削减援助等方式逼迫西欧和日本进入共同防卫的轨道上来。1979年,美国新的《出口管制法》正式将限制高新技术转让作为出口管制的重点。

19801月,美国政府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为由,宣布对苏实施粮食禁运,中断对苏出口粮食,并协调盟国参与粮食禁运。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政府通过禁运石油管道设备的措施,迫使西欧放弃与苏联业已签订的大口径石油管道出口协议,并要求西欧减少对苏联石油的依赖。1983年,美国通过国际能源机构,限制西欧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比例。

——摘编自叶桢《以史为鉴:冷战时期的大国经济博弈》等


(1)根据材料,归纳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经济遏制的主要领域及其内容。
(2)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经济遏制的基本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