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当时的人们,包括社会精英和新近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阶层,都把妇女看成仅仅承担家庭职责、相夫教子的角色……当战争爆发后,男人都走上前线,而妇女则承担了后方沉重而繁杂的工作。还有一些女性也走上前线。可以作为证明的是,英国宣传画中有大量展示妇女风貌和精神状态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30岁以上的妇女获得选举权。”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一战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B.英国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
C.妇女对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D.宣传画对社会动员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41年12月22日,美、英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双方重申“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决定统一两国之间的军事行动,提议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签署-项共同宣言。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B.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C.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2022-07-13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皖豫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清朝灭亡后,北洋政府曾着手编修清史,但赵尔巽编的《清史稿》因是“史稿披露”的“应救之急”,其中疏漏很多,被史家引为憾事。新中国成立后,学界呼吁重修清史。2021年,由著名史学家戴逸主编,采用白话文体裁的史学巨著《清史》正式问世。有学者认为,史书以文言文更契合史料,所以,这部《清史》失去了传统史学的特色。但也有人认为在外国清史研究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使用白话文,更有利于学术交流与民众阅读。由此可知
A.《清史稿》疏漏很多,几无史学研究价值
B.《清史》问世,标志着清史研究尘埃落定
C.史书应坚持传统史学特色,重视史料实证
D.文白体裁各有短长,史著可兼顾学术与通俗
2022-05-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0年7月13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开始着手组建东北边防军。该战略决策的背景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B.东北成为工业建设重点地区
C.美国出兵朝鲜威胁中国边防安全D.苏联陈兵中国边境威胁中国
2022-05-27更新 | 505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说: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晚清时期这样频繁地进行“新政”、“变法”。短短70年间,全国规模的新政、变法就进行了三次:19世纪60年代后的洋务新政、19世纪末的戊戌新政、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以下关于三次新政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B.都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都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发生
D.都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荷兰国王曾写过这样一封信件:“如果你希望巩固法国的现状,获致海上和平,或者出击英国成功,依靠封锁体制之类的手段是达不到这些目标的。”对信件中“封锁体制”表述正确的是
A.其实行背景是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
B.巩固了拿破仑的欧洲大陆霸主地位
C.封锁开始于拿破仑颁布“大陆封锁令”
D.该体制未能打击英国,反而葬送了法国
2022-05-1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1945年下半年,日本漫画家加藤悦郎创作了一系列政治漫画。如图漫画中,一把带有蓝底白星的巨大剪刀剪断了束缚人民的锁链,而背景中,保守势力的掮客和军国主义分子正在逃跑。这幅漫画反映了(     
A.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了殖民地
B.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C.日本民众期盼国家的战后重建
D.美国对日本进行政治宣传
2022-07-1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14年8月严复撰文指出:“此次世界战端一起,进出口货物交往当有隔碍。以德奥之强,初战当能与协约国以盛势。然彼国资源远远逊英法美,如战局久持,德奥必遭败北,可断言也。”该文
A.反映出当时战局已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
B.颇具眼力地预见了同盟国集团失利的重要原因
C.写作背景是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D.指出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2022-04-07更新 | 192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习成果认定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意大利口述史学者波特利记录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1949年,意大利一家钢铁厂的一名工人,在参加反对意大利加入北约的游行示威活动时,在冲突中被警察枪杀。可是在20年后,波特利对诸多亲历者的采访中,很多人把此事发生的背景,记成了是在1953年反对资本家解雇和开除工人的抗议活动中。波特利认识到,比起把枪杀事件和北约联系起来,工人与资本家、与作为资本家代理人的国家的对抗,对受访者来说,才是更加广泛、更加普遍、更有意义的经历,也更能把他们战后的经历解说为融贯的一体。这主要说明(     
A.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
B.即便是对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C.运用史料需要秉持大胆怀疑、多源互证的原则
D.亲历者的口述回忆是重要的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522年,鲁郡百姓为纪念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的功绩德行,特意刻碑铭记。该碑书体质朴方严,魄力雄强(如图),学者们认为该风格正是当时社会审美、时代风貌的体现。与此风格有关的背景是
A.胡服骑射B.三国争锋
C.鲜卑改革D.儒道交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