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材料   过去十二年来(19141926年),关于这次大战的起因问题,可以说是经过了三个阶段,而每一阶段多少都是由于当时所能获得的资料而决定的……起先,在大战期间,许多论者企图把这次滔天大“罪”归“罪”于少数几个人,主要是德皇,大日耳曼主义者以及奥国和德国的军国主义者。然后,根据1919年开始起陆续公布的一些比较完整的文件,协约国方面认为德国及其盟国应负战争全责的理论,就显然不能成立了。那些竭力主张“修订”凡尔赛和约的论者,又走向另一极端,把战祸归咎于协约国的领袖们……最后,等到大家逐渐认清所有列强多少都负有责任,并更加注意大战的远因之后,头脑比较清醒和有历史头脑的人,才不再接受那种某某人为战争罪魁的简单说法了。他们转向一种比较正确的解说,认为这次战争乃是由于缔结同盟、军备竞赛,以及秘密外交等国际间的无政府制度所造成的。

——摘编自【美国】悉德尼·布拉德肖·费伊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的看法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所有列强多少都负有责任”的原因。
2022-05-2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广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李贽

材料二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康有为他(孔子)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他自己的国土一样。”

——伏尔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与李贽对孔子的不同态度。
(2)据材料二,康有为与伏尔泰是怎样评价孔子的?其根本目的各是什么?
(3)有人说“对孔夫子的误读,有的是不懂;有的是故意。”请结合孔子生活时代及其思想,谈谈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2020-06-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17世纪的英国不仅在天文学上成绩卓著,在其他许多方面也令人注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沿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开拓的成功道路,到达最后的圆满成功。牛顿从自己的运动三定律(前两条定律该归功于伽利略)出发,证明开普勒的三条定律相当于下述定理……他于是得以提出他的定律:一切物体吸引其他一切物体,这引力和两个物体的质量沉积成正比,和距离平方成反比。由这一定律能够把行星理论中的全部事情推断出来。

----整编自[]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历史家无法替护国公或篡位者克伦威尔一解说,况且他之所行,不一定是他之所知(所以他动称天命)。只是在研究资本主义在17世纪英国展开的程序上讲,以陆军少将代替主教和大主教,唯物主义的气氛浓厚,即算军事统治不符人望,也没有产生反动的效果,仍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尝试。以不奉伦威尔专政时期,有将一个新兴现代国家的侵略性格向外发扬到极端的形势。这9年之间,英国几乎无时不在征战之中……在共和与护国将英国海军的地位推到极峰

---整编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前两条定律该归功于伽利略”的具体含义,指出“这一定律”的名称并例证“由这一定律能够把行星理论中的全部事情推断出来”。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克伦威尔护国公时期的对内政策角度,说明其统治“没有产生反动的效果”。②以克伦威尔时期的对外行动为侧,分析他如何“将英国海军地位推到极峰”。
2021-02-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裴度,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登博学宏辞科,被委任为河阴县尉,后晋升为监察御史。元和七年(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其子田怀谏年幼不能管理军政,府营军官拥立魏博军衙内兵马使田兴担任留后。田兴安排心腹前往朝廷,奏请魏博遵守朝廷法令,由朝廷委任魏博的官吏,向朝廷缴纳法定赋税。唐宪宗派裴度出使魏州宣布解说朝廷旨意。田兴任留后时,拒绝享用逾越规制的车辆、服饰、住房,仍居住在原采访使的官厅。他请裴度在其居所的墙壁上写下题文,以记述自己的谦卑奉法,魏博人十分感激装度。田兴又请裴度遍行魏博所属的各郡,传达宪宗的诏书旨意,魏博人到郊外迎接,倍感欣悦。裴度后来升任宰相,坚持与权奸、宦官、割据势力进行斗争,并在反对藩镇割据势力方面取得巨大功绩,先后平吴元济、李师道之乱,最终实现了“元和中兴”。

——据《旧唐书·裴度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裴度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裴度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某校历史小组举办了“共和国六十年发展历程”学习纪念活动,并向全校同学提出了问题,征集优秀答案。
(1)上海中共一大会址解说词引用了毛泽东的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结合史实说明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2)来到当年井冈山会师的地址,当地导游说:“如果说上海把马克思主义接到中国,那么我们井冈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写出你的理由。

(3)请对下面老照片上的“解说词”作解说。

(4)在报刊中,经常会看到右边的栏目设计。请结合所学知识为该栏目撰写内容介绍(至少3条)。
2020-02-0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下一组历史照片摄于1945年,较完整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的过程。

材料二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事件的原因及结果如何?

(2)指出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的意义。

2018-03-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4版高中历史选修2 同步练习题:7-4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丁积,字彦诚,宁都人。成化十四年进士,授新会知县。其时,新会为“广藩巨邑,素号难治”。丁积积极提倡洪武礼制,挑选耆老教导百姓,又召集游手好闲者到县衙,每天读朱熹编纂的启蒙读物《小学》,并为他们解说。民间有信巫信鬼的陋俗,丁积毁淫祠、禁妖巫,对节烈义士极力表彰宣传。他还规定婚礼标准,不准“超前”消费。宫中受宠太监梁芳的弟弟梁长横行乡里,高利盘剥,强索过倍。丁积将梁长的高利贷借据全部烧毁并将其逮捕下狱,使权豪们再不敢胡作非为。当时百姓为赋外增加的“月供钱”所苦,甚至有贫困人家被逼卖儿卖女。丁积明令将其废除,并下令除正常赋税外,不得再向百姓收取一文钱。《明史》和《宁都直隶州志》为其立传,以记述其生平均业事迹。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模范知县丁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积治理新会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丁积受到后世推崇的原因。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谴责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早期超现实主义)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绘画风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他们仇恨这场战争和产生这场战争的精神世界…

材料二   对法西斯战争的控诉

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被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毕加索画了《格尔尼卡》以表达对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抗议。……画面中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画的下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油画《日本731部队活体实验》:手术台上的少女痛苦万状,唯一能挣扎的手指已在手术台边缘抓烂变形;一位日本军医用锋利的手术刀割开少女的胸部,进行器官摘取……面对沾染鲜血的日本军刀,20多双惊恐的眼神闪现着绝望……该画强烈谴责日本侵华731部队惨无人道的罪恶,告诫世人不能忘记那段屈辱悲壮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法西斯轰炸格尔尼卡的原因。如果由你为油画《日本731部队活体实验》做解说,你会如何介绍731细菌部队?
2019-05-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4年8月3日德国发布白皮书,有二十七项电文和信件,巧妙地拼凑起来以为佐证: 德国现在所进行的战争,乃是抵抗俄国侵略的自卫战争。8月6日英国发布蓝皮书,有一百五十九项文件,按照时间先后的次序排列。这些文件令人感到英国曾经真心努力维护和平,但其努力都因德国拒绝一切和平的建议以及奥国对塞尔堆亚采取急剧行动而遭到挫折。8月7日发表的俄国橙皮书包括七十九项文件,用窜改和隐瞒文件的方法这是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强调俄国争取和平的努力,把战争归咎于中欧国家。12月1日公布的法国黄皮书,它选录了奥国大公被刺以前几个月的某些所谓电文。这些电文申述德国好战的情绪和对于战争的准备,充满了谴责德奥那种口是心非和好战的意图,以及与此相反的法国渴望和平的表现。

——摘编自美)··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
根据自1919 年开始起陆续公布的一些比较完整的文件,协约国方面的理论,就显然不能成立了。那些竭力主张“修订”凡尔赛和约的论者,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战祸归咎于协约国的领袖们……最后,等到大家渐渐认清所有列强多少都负有责任,并更加注意大战的远因之后,比较头脑清醒和有历史头脑的人,才不再接受那种某某人为战争罪魁的简单说法了。他们转向一种比较正确的解说,认为这次战争乃是由于缔结同盟,军备竞赛,以及秘密外交等国际间的无政府制度所造成的。

——摘编自美)··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爆发后,英、法、德、俄为逃避战争罪责,在外交文件的公布上采取的手段及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学者们对战争罪责问题认识的变化及其对战后产生的影响。
2018-01-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认识到)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政府投入之大,官员级别之高,出访时间之长,在日本乃至亚洲国家与西方世界交往的历史上,岩仓使节团的出访都可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
──《大国崛起》解说
材料三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四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你怎样看待材料中“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 战争使俄国“学到今后对它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2)从材料二看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请结合维新的相关措施简要说明。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4)转折点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请在下表中标有英文字母A、B、C的空白处填空
表:19世纪俄日中的历史转折
改革人物
改革任务
历史地位
证据理由
亚历山大二世
A
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明治天皇
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B
光绪帝
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C
2019-01-30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四川乐山一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