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191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这位英雄人物在抗战时期投身革命,为研制弹药多次负伤,九死一生,落下终身残疾。新中国成立时,这位老兵的左眼已失明,右眼长期红肿流泪。腿上的关节因长期被绷带固定,已经硬化。身体残疾的吴运铎被党组织送到苏联进行治疗,并受到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夫人的热切接见。回国后,1951年吴运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出任某兵工研究所的所长。他虽然身体不好,阴天下雨时浑身疼痛难忍,但还是坚持常驻所里,和大家一起加班。他说:“世界上总有这样一种人,为了别人的幸福,总是把自己的痛苦掩盖起来。像卓娅、舒拉、刘胡兰、保尔·柯察金、黄继光。”20世纪60年代,外国有一项专利权要以很高的价格卖给中国。吴运铎主动请战,他和同事全力拼搏,只用了28天就攻克了这个难题,为国家节约了大笔经费。他是那个时代的军工英雄,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象征。雷锋生前最喜欢读的书有两本,一本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本就是《把一切献给党》(吴运铎的自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吴运铎:用忠诚和坚强书写人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吴运铎在新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运铎的时代精神。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1记有日食的甲骨文

图2鲁迅曾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图为《史记》书影)

图3《荷马史诗》相传为盲诗人荷马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

(图为《奥德赛》故事瓶画)


(1)图1至图3呈现的文字和作品均在不同程度上记述了历史。它们在记述历史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图1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历史价值?图2和因3的作品在记述风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2022-09-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四次中东战争是阿以冲突的一部分,1973106日,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战争的头一至两日埃叙联盟占了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超级大国的介入也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美国与其盟国用来支持以色列的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攻击性武器。19731022日,联合国通过了停火决议。1974531日,交战后达成了脱离战争状态的协议。

双方飞机损失约60%、舰艇损失80%以上,大部分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战争给中东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了报复美国支援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宣布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其他阿拉伯产油国也先后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这一举动帮助中东国家把解决中东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削弱了一直主导中东的美、苏地位。1977年埃及领导人萨达特做出了史无前例的举动—前往以色列访问,成为第一个访问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1979年,以色列与埃及签署了以色列埃及和平条约。

——摘编自王新刚《中东和平进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影响。
2022-08-26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在旧式学堂接受启蒙。1914年,陶行知赴美留学;1917年归国,执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在陶行知等人的努力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成立。不久,仅南京一地就出现了126所平民学校。他还组织编写了《平民千字课》,编辑出版了《平民丛书》《平民周刊》等。19273月,陶行知等人在南京北郊创办晓庄学校,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办学思想。19288月,晓庄学校已有8所中心小学、6所中心幼稚园、3所民众学校等。1936年年初,陶行知被推为国难教育社社长。19397月,在重庆附近创办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194410月,陶行知提出(育才)校务会议是民主教育之组织……是为民主的学习而会议19467月,陶行知因病逝世。毛泽东写下挽联: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摘编自《先生》(纪录片)


(1)根据材料,指出陶行知作为“人民教育家”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陶行知能够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文帝诏九品以上妻,五品以上妾,夫亡不得改嫁。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颁布劝勉民间嫁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已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令其好合。唐太宗还明确规定: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鰥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附殿失。”“故(唐朝)公主再嫁者达二+……太宗女六。对此,朱熹指出: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据统计,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全国户数接近380万户。与此同时,粮食价格从贞观八年(634年)、九年(635年)的斗米四五钱,跌至贞观十五年(641年)的斗米两钱。

——摘编自孙顺华《唐朝妇女观之嬗变与社会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婚嫁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婚嫁制度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此时的南宋,内部问题多多,世风日下,吏治腐败。官俸和军费占了国家大量的财政收入。宋高宗时期政府加重赋税,又使农民造反。宋孝宗即位后,颇欲有番作为,改革朝政,力图恢复。他首先从整顿内政入手,安定民心,改变以往赈灾方式,设立社仓法。又改变盐钞,将官府拖欠盐商的钱还给盐商,又放宽了盐的专卖。孝宗又取消了很多加耗。大力削减冗官,又严格控制荫补任子,以前不加考核的官员儿子即可当官的情况没有了。对官吏还经常考察实际才能,不合格的都予以革职。在军事上,整军兴武,改革军事制度。文化上,倡导百家争鸣、共同发展。乾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现了“乾淳之治”。

——摘编自刘振鹏《中国皇帝全传》


(1)根据材料,概括宋孝宗改革的背景及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孝宗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戊戌变法作为应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救亡图存”之策,突破此前只重视“技艺”层面的片面改革,在内政上取范于明治维新,在外交上主张“联合英日”,引起了日本的广泛关注。日本起初对戊戌变法普遍抱有欢迎、赞同态度,尤其对中国在科举、教育等领域引进西方思想与学艺进行了积极评价,除基于本国维新经验同情中国改革外,日本还考虑到当时自身的军备与经济实力尚不充足,中国作为近邻一旦被欧美列强瓜分,日本难免“唇亡齿寒”。中国改革不仅以日为范,且以其为合作对象,对日本而言正是借机实现其东亚盟主之迷梦的时机。日本企图通过支持变法派,驱逐俄国在华势力,为扩大日本在华权益创造机会。

——摘编自王美平《日本对戊戌变法的认知、态度与战略》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的目的及“突破”的表现。
(2)据材料,分析日本支持戊戌变法的原因及实质。
2022-05-27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通过把部分国有土地、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适当限制土地的占有、买卖与继承,从而有效调控了全境的土地占有关系,解决了因田业无主或产权纠纷而产生的大量农田抛荒问题,遏制了土地兼并与土地集中势头,扶植了人数众多的自耕农,同时又有力地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使国家掌握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和赋役负担者,增加了财政收入。到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4年),北魏全境国家所控制的户口数量已超过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户口的一倍,史载“于时国家殷富 ,库藏盈溢 ,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宋朝开历史之先河,国家对土地买卖中的民间竞争与兼并现象采取“不抑兼并”、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态度。······在宋朝,依据是否拥有土地把农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地农民,一类是无地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地农民的数量在迅速扩大。面对生存的压力,这些无地农民有些选择依附于地主,有些则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偏远地区开发荒地,再有则是彻底脱离土地,进入城市谋取出路。

——摘编自徐明明《宋代政策研究》 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实行的土地制度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土地制度的变化,并对其简要评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出身农家,从小就十分关心农事。他利用空闲时间,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进行各种农业生产技术的实验。同时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徐光启创作和翻译许多农学书籍,其中以《农政全书》最为著名,这本书基本上涵盖了成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知识,还贯穿着徐光启的“农政”思想,包括:第一“富国以农”“理财莫先于务农”的思想。第二,移民垦荒和兴修水利。第三,在农业技术方面,首先打破了我国古代农学中“风土”思想的局限。第四,提高了南方的耕作技术,推广了甘薯的种植经验。第五,徐光启还总结了蝗虫灾害发生的规律,并提出了治理蝗灾的办法。《农政全书》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的生产经验,是农业技术的集大成之作。

——摘编自《徐光启农业思想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农政”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徐光启的“农政”思想。
2022-03-24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同样是打破血缘贵族政治,梭伦突出的是按财富划分社会等级,商鞅则按照军功划分政治地位;前者承认并鼓励私人创造财富,后者则引导国民埋首农田或扑向战场。商鞅变法后,很多平民开始走向政治道路,张仪、吕不韦、李斯等来自他国的移民跻身卿相,在这一点上,商鞅变法比梭伦改革要更彻底。这种社会层级过度平面化的政治使王权也受到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强化君主权威才能阻遏混乱、维护秩序。而雅典濒临海洋,以工商业立国,居民也多是来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移民,人口约20万,这样的小城邦更容易实行民主制。

——摘编自张国刚《商鞅的变法之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相比,在重构社会等级秩序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两场变法重构的社会等级秩序截然不同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