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不同时代的治国者都会遇到种种问题和挑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占)田,以澹(赡)不足,塞并兼之路。”

——《汉书·食货志》

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官取其一,私取其十,穑人安得足食,公廪安得广储?……望令百官集议,参酌古今之宜,凡所占田,约为条限,裁减租价,务利贫人。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794年)

材料二   清代农业发展状况表(16501850)(据《国史概要》有关内容编写)

年代人口(亿)耕地(亿亩)人均耕地(亩/人)粮价指数(约数)
16501.00~1.506.006.004.00100
17502.002.509.004.503.60150
18504.1012.102.95530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统治危机。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西汉和唐代中期存在着什么相似的社会问题?董仲舒和陆贽提出的解决办法有什么相同?
(2)根据材料二,清代中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有哪些因素加剧了上述问题的严重性?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19世纪六十年代,中、俄两国统治者应对挑战的办法有什么相同?结果如何?
2022-02-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西方科技。

材料一   吴敬,浙江杭州人,他对浙江的田亩、粮税和人口等非常熟悉。当时负责财政、经济的官员常邀他协助工作,这促使他去研究数学的应用问题。吴敬“积二十年”之功,于景泰元年(1450年)编著了《九章算法比类大全》,共十卷。卷一至卷九,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朒、方程和勾股九类,都是对应用问题的解法。分“古问”和“比类”两种,前者摘自古算术书,后者是结合当时社会情况的应用问题。另有一部分应用问题是用诗词形式提问,第十卷专论开方。《九章算法比类大全》还搜集了许多应用问题,如计算利息合伙经营、就物抽分(以货物作价抵补运费或加工费)。

——摘编自南炳文、汤纲著《明史》

材料二   1672年,德国人莱布尼茨作为梅因兹选帝侯大使出使巴黎,开始研究笛卡尔、费尔玛和巴斯噶等人的著作。1673年莱布尼茨出使英国,期间研究了华里斯及巴罗等人的数学著作。1674年他发明了微积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的起点,是求曲线的切线作法及其计算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莱布尼茨从巴罗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所用的微分三角形法中得到启发,创立了一种新方法——纵坐标差分法。1686年,莱布尼茨发表了一篇有关微积分内容的论文,引起欧洲数学界的极大关注,莱布尼茨亦因此先于牛顿成为人们知晓的微积分这一新数学方法的发明者。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吴敬数学成就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吴敬相比,莱布尼茨数学成就的显著不同,并归纳两人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史》记载,金世宗“善骑射,国人推为第一,每出猎,耆老皆随而观之”。他认为:“女真旧风最为纯直,虽不知书,然其祭天地,敬亲戚,尊耆老,接宾客,信朋友,礼意款曲,皆出自然,其善与古书所载无异。汝辈当习学之,旧风不可忘也。”大臣唐括安礼言于世宗曰:“猛安人与汉户,今皆一家,彼耕此种,皆是国人。”世宗随即说:“朕谓卿有知识,每事专效汉人……卿习汉字,读诗、书,故置此以讲本朝之法。前日宰臣皆女真拜,卿独汉人拜,是邪非邪。所谓一家者皆一类也,女真、汉人,其实则二。朕即位东京,契丹、汉人皆不往,惟女真人偕来,此可谓一类乎?”

材料二   当政局刚一稳定下来,国家步入正轨,金世宗即开始了对女真民族的整顿与改革,其措施主要是推广女真文字,加强女真青年的教育,“译经所进所译易、书、论语、孟子、老子、扬子、文中子、刘子及新唐书……朕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在世宗看来,女真民族淳朴自然的“旧风”,不但不与儒家的伦理观念扫背谬,反而十分契合,因此要加以弘扬,以这种“女真旧风”来实践儒家伦理思想,世宗还希望通过艺术途径给女真旧风打强心剂。在一次宗室宴会上,世宗感慨族人唱歌都用汉语而说道:“吾来数月,未尝有一人歌本曲者,吾为汝等歌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金世宗的民族观。
(2)据材料二概括金世宗改革的特点。
(3)“世宗感慨族人唱歌都用汉语”说明了什么?
2022-02-1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经过战争的洗礼,终于形成了。中国人民在此之前,已经为国际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应有的国际承认。《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首签,其余22个国家则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依次排列。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二   196210月,肯尼迪决定由他弟弟向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传递进行秘密导弹交易的口信:明确提出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美国不入侵古巴。“我们应该告诉赫鲁晓夫,尽管在土耳其导弹问题上不能达成公开或明确的协议,但总统决心把这些导弹撤出土耳其,而且是在危机一旦结束就这样做。”肯尼迪希望多勃雷宁明白,“苏联如果公开提及我们这一许诺,它就不再具有任何约束力”。肯尼迪(弟弟)向多勃雷宁强调,他传递的只是一则信息,“而非公开的保证”,美国不想就此问题达成协议。赫鲁晓夫严守自己的承诺,甚至也没有将有关情况告知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直至20世纪70年代,他才在回忆录中对这场秘密而成功的“交易”做了轻描淡写的描述。

——摘编自赵学功《古巴导弹危机中的美苏秘密交易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秘密导弹交易”得以实现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世界大国关系的认识。
2022-01-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六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发展了资本主义,保护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府可以按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成立一系列经济协会,指导监督经济活动。在法律上,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即《民法典》)、1807年颁布《商法典》、1810年颁布《刑法典》,这些成文法典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法律规范。不得不说,拿破仑对法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摘编自杨艳《浅析拿破仑对法国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在成立后颁布的《临时约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另外政府还专门颁发了有关保护私有财产的五条命令,说明“凡在民国势力范围之人民,所有一切私产,均应归人民享有”,并通令京内外各级官署切实遵行照办,“以安民心而维大局”。南京临时政府还颁行商业注册章程,以促进实业的振兴。此外,南京临时政府在短时期内清理大清银行,建立中国银行,以期发展金融业;积极鼓励民间创立各类商办公司和企业。“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矿企业,一经申请,临时政府无不批准立案,其中包括煤矿、银行、航运、军械制造、缝工、皮工、铁工、鞋工、制革、磨面、轧米、榨油、工艺、渔业诸方面。遇有地方官侵夺私产、破坏营业者,即令有关部门彻底清查,妥为解决。”对于海外侨商回国创办公司,南京临时政府更是予以大力支持。此外,南京临时政府曾多次发布有关命令,要求各级官署采取得力措施恢复市场经济秩序,这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摘编自朱英《论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的统治对法国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的措施及其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盐铁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著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对西汉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辩论。《盐铁论》中,桑弘羊认为好利是人的本性,他引用司马迁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观点证明了人的趋利避害本质。他认为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大大便利了百姓,其皆符合义利,认为只有国家干预经济才能控制经济兼并和富豪势力。他主张本末并重,指出工商业可以富国兴邦,也能给予老百姓生活方面的便利,各取所需。桑弘羊一派还强调富国优先,认为蒙恬将军之所以能够开疆拓土,是因为国家足够强大。《盐铁论》所反映的经济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摘编自柯炳金《<盐铁论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色诺芬是雅典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人,他的经济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中。色诺芬不仅重视财产管理,还认为物质生活资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因素,合理的分工可以有效地创造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他汲取了苏格拉底的观点,认为财富的定义应该是凡有利的东西都是财富,而有害的东西就不是财富。从色诺芬的人员管理体制可以明显看出分工的重要作用,他的分工理论也分为职业分工、职业分工下的再次分工和男女自然分工三部分。色诺芬认为,农业是最愉快且最有益的经济部门,从事农业劳动可以训练人们的互助能力,为团结军事作战提供基础,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摘编自兰蕴《色诺芬在<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中的经济哲学思想》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桑弘羊和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桑弘羊和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共同影响。
2021-11-19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六县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鸿隽(1886—1961),四川巴县(今属重庆)人,1904年入重庆府中学堂,1906年入上海中国公学高等预科,1909年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应用化学科学习,同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赴美国入康乃尔大学。1914年6月,他与赵元任等成立了中国科学社,并任董事兼科学社社长,旨在“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实业发展”;1918年回国后,历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国立东南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校长、商务印书馆编辑。1935年9月,任鸿隽在四川大学发表施政演说,把其办学目标概括为“现代化”和“国立化”,时人称其“深得从前蔡孑民(蔡元培)先生办北大时的遗风”。1949年,中国科学社有社员3776人,多为科学界、教育界、工程界、医务界人士。新中国成立后,任鸿隽历任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科技图书馆馆长、上海科技协会副主席等职。

——摘编自吴洪成《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家任鸿隽》


(1)根据材料,概述任鸿隽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任鸿隽能够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陆皓东(1868-1895),生于广东香山的一个商人家庭。他明辨事理、刚强不屈,自幼与孙中山交好。1883年,孙中山自檀香山回国,两人交往更加密切,陆皓东接受了许多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1890年,陆皓东自上海南下,往返于香港、广州,探求革命救国途径。1893年,他与孙中山等人在广州筹划创设革命组织,决定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1895年,兴中会总部在香港成立,开始策划武装起义,计划袭取广州为革命根据地。陆皓东亲自绘制了起义所用的军旗,并在广州协助指挥调度。后起义计划泄密,陆皓东为销毁革命党人名册而未能及时撤离,在指挥机关被捕。面对清朝官吏的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慷慨陈词:“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遂英勇就义。

——摘编自李新等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皓东走上革命救国道路的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陆皓东在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功绩。
2021-11-09更新 | 32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福建历史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济深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大革命时期,统一广西,进行东征,参与创建两广革命根据地,并准备北伐。“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支持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之后,又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号召,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共政策。19473月,李济深发表《对时局的意见》指出,内战愈演愈烈的根源“就是违背孙总理遗教的中国反动派”,蒋介石就是“反动派的领袖”。李济深、何香凝等与民盟、民进等进步政治组织密切联系,倡议联合所有反对蒋介石的民主党派,共同组建反蒋的政治团体。1948年元旦,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李济深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和民革成员广泛利用各种关系从内部瓦解国民党统治力量,1949年,他代表民革参加新政协,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摘编自金志宇《李济深北上及“民革”成立》等


(1)根据材料,概括李济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济深取得上述历史功绩的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善兰投身洋务派官僚集团,积极参与洋务新政中的学术活动,试图以此实现他的科学救国的理想。1861年秋,曾国藩在安庆筹建军械所,将李善兰“聘入戎幄,兼主书局”。李善兰一到安庆,就拿出因战乱初刊版已毁的《几何原本》等数学书籍。李善兰的科学著译,特别是他的数学著作,“仰承汉唐,荟中外,取精用宏,兼综条贯”。而他业余从事的诗、文创作,也是内容丰富、洋洋大观。李善兰生性豪迈,脱不羁,潜心科学,淡于利禄。曾国藩很赏识他,“屡欲列之荐牍,皆力辞”。他痛恨贪官污吏,在晚年所写的《陈君锡麟行状》中,表彰为官清廉、体恤民情者。晚年,他虽年授三品卿衔户部正郎、广东司行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但从未离开过同文馆教学岗位,也没有中断过科学研究工作。在他去世前几个月,还在写新的数学著作《级数勾股》。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善兰成为著名科学家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善兰对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