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弭兵之议,倡于春秋末叶。宋向戌会当时诸强国于宋都,相与约盟,酷似今兹大战前之海牙平和会也。《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孟子》书中,到处发明此义,其极沉痛峻厉之言,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至墨翟一派,更高揭非攻寝兵之鲜明旗帜,以号呼于天下。墨家非从空谈而已,常务实行。见有斗者,匍匐往救之,且以善守为“非攻”主义之后盾,故其宣传乃实力的宣传也。自兹以往,我国民遂养成爱平和的天性。

——摘编自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一战爆发后,和平主义者莱文森提出了战争非法化的理念,希望在国际法中明文规定进攻性战争为非法。1921年,在各和平团体的支持下,莱文森创立了“美国促进战争非法化委员会”,推动战争非法化计划。19274月,法国外长白里安接受了美国和平主义者肖特维尔的建议,向美国政府提议在两国之间缔结一项永远使战争非法化的条约。美国和平团体积响应白里安的提议,主张将双边条约变成一项多边条约,并拟定了多个条约范本。面对强大的国内外舆论,柯立芝政府最终决定在多边条约框架内接受战争非法化的理念。827日,法、美等15国代表在巴黎签署《非战公约》。五个月后,美国国会正式批准了该公约。

——摘编自王立新《踌躇的霸权》

材料三   1985年,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制定了军队改革体制、精减方案。邓小平在会上正式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军队减到300万。到1987年,百万大裁军的浩大工程顺利完成。裁军百万,对于节省军费、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减轻人民负担,意义重大,也更有利于改善装备,提高部队战斗力。邓小平指出,“现在树立我们是一个和平力量,制约战争力量的形象十分重要,我们实际上也要担当这个角色”;裁军百万,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

——摘编自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国民“爱平和的天性”形成的历史渊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和平人士和团体在《非战公约》出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裁军百万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对全国教育进行过一些改革,主要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代替清朝封建主义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他提出停止祀孔,废除读经,把清学部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封建主义的教育宗旨,改为资本主义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五项。他解释说: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所谓富国强兵之主义也”;公民道德,“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博爱”;世界观教育,“就是哲学的课程,意在兼采周秦诸子、印度哲学及欧洲哲学,以打破二千年墨守孔学的旧习”;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学是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用这种资产阶级教育宗旨为指导,他主持了学制改革,课程修订,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等,一定程度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要求。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人物传》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蔡元培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教育改革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2023-03-23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既而阅实无左验,铸明其无辜。

——摘自《宋史·岳飞传》

材料二   咨尔宋忠臣岳飞,精忠贯日,大孝昭天,愤泄靖康之耻,誓清朔漠之师,原职宋忠文武穆岳鄂王,兹特封尔为三界靖魔大帝。

——摘自万历四十三年明神宗诏书

材料三   岳母道:“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但愿你做个忠臣……”

岳飞道:“圣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母亲严训,孩儿自能领遵,免刺字罢!”

岳母道:“胡说!倘然你日后做些不肖事情出来,那时拿到官司,吃敲吃打,你也好对那官府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么?”岳飞道:“母亲说得有理,就与孩儿刺字罢。”

——摘编自清评书《说岳全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岳飞形象多重叙述的理解。
2023-03-23更新 | 54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国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和军阀混战,中国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和危机之中,救亡的政治思潮纷纷涌现。“省自治和联省自治”成为20世纪初期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其方案是由各省民选省长,制定省宪法,确立省自治,进而通过联省自治谋求全国和平统一。各省军阀纷纷表示拥护省自治,旨在“利用民气,以图自保”。湖南军阀谭延闿首先宣布自治,西南各省军阀相率仿效。资产阶级应军阀之邀参与制宪,或著文立说,各抒己见。章太炎发表文章指出“近世所以治乱者,皆由中央政府权籍过高,……联省自治由本省人充当本省的文武官员,……自无争位攘权之事。”胡适则通过文章提出“军阀权限太多,中央无力制裁军阀。根据省自治的联邦制,……增加地方的实权,使地方充分发展其潜势力,来推翻军阀……已经可以成为号召的旗帜了。”1923 年,随着曹锟贿选当上总统,公布《中华民国宪法》,“省自治和联省自治”的破产。

——摘编自程舒伟《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分析“省自治和联省自治”的资产阶级思潮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受到地方军阀拥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救亡思潮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的解释。
2023-03-17更新 | 216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常璩(公元291—361年),东晋蜀郡人。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精六艺,擅文辞,通经史。成汉时,曾担任散骑常侍,入晋后,东晋士族重用中原故族,轻视蜀人。常璩遂潜心学问,走遍蜀地,广为考证,耗时十数年,写成《华阳国志》,唯愿能向世人证明巴蜀大地人才济济,源远流长。《华阳国志》以地理、编年及人物三者合一的形式,记述了上古巴蜀及西南地区的历史、地理、人物、风俗等;该书资料丰富,取材广泛,所用史实,多引据于司马相如、杨雄、干宝等人的作品。其思想内容隐含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华阳国志》秉承司马迁以来,史家树立的价值观和历史观,扬善抑恶,崇德尚义,充满强烈的正义感。《华阳国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全面的地方志。

——摘编自岳丹庭《常璩与(华阳国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常璩能够写成《华阳国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阳国志》的价值。
2023-03-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0年6月,法国败降后,日本独霸亚洲的野心急剧膨胀。8月制定“大东亚共荣圈”计划,9月,出兵北印度支那,与德意签订《三国同盟条约》,矛头直指美国,日美关系处于崩溃边缘。1941年2月,罗斯福与日驻美大使会晤,“目的是想鼓励日本政府与美国会谈”;日美两国“在(1941)年初都做好了进行一轮谈判的准备以解决这场危机”。1941年4月,双方同意以《日美谅解方案》作为基础,日美谈判正式揭开序幕。5月,日本对谅解方案作了重要修改,修正案要求美国作出更大让步,对美国的要求和原则置之不理。7月2日,日本作出南进第一决策,24日日军出兵印支南部,同日罗斯福下令对日进行经济制裁,26日宣布对日实行全面禁运,29日,日美第一阶段的谈判宣告破产。

——摘编自张秋生《1941年的日美谈判与太平洋战争爆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1年日美谈判时的国际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美谈判破产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南中地区是众蛮夷聚居之地,地势险远。诸葛亮耐心地对南中大姓和各族首领展开攻心战术,使南中夷汉各族做出不再反叛的承诺。平定南中后,蜀汉统治者将益州郡改为建宁郡,又将建宁郡、永昌郡部分地区增设为云南郡。统治阶层将当地的豪右大帅移徙至成都,让其到中央任职。同时,在南中大兴屯田,鼓励垦荒种地,将各族人民编为齐民,传播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至此,南中地区“纲纪粗定,夷粗安”。蜀汉政权也获得了一个较为安定的大后方,为其在三国鼎立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李伟山《三国民族政策及其特点略论》


(1)根据材料,概括蜀汉政权经略南中地区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蜀汉政权经略南中地区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812月底—19203月,梁启超到欧洲进行考察,发表了《欧游心影录》,里面记录了他的震惊:战后惨状使“我们素来认为天经地义、尽美尽善的代议政治,今日竟会从墙角上筑筑摇动起来,他的寿命,竞没有人敢替他保险”。欧洲“科学万能论的梦”的破灭:因为它使“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欧洲人“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他看出:“科学愈昌,工厂愈多,社会偏枯亦愈甚,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社会革命,恐怕是20世纪史唯一的特色”。他发现他所崇拜的泰西思想界,“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哩”!最终“图个心物调和”。

——摘编自《陈旭麓文集(第三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对欧洲文明反思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梁启超对欧洲文明的态度。
2023-03-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3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神宗认为:“天下自五代分裂,多置郡县,以固疆圉。由是役繁民困,其议并省之。”因而进行了州县省废的改革。这场改革主要发生在王安石当政期间,先后持续十几年,一批州县被合并裁撤,但也有一些州县得以复建和新建,实际废州27个、复建5个,废县144个、复建和新建28个。王安石指出:“东南州县,大抵患在户口众而官少,不足以治之……而河北所置州县太多”。河北东西两路是罢废州县的重点,其中废州1个,废县38个,复建5个,实废33个,占全国实际废县数的28%。东南地区如两淮、两浙、福建等7路,废州4个,废县3个,不及河北之零头,却又新置4个。州县并废新建的主要依据是户口,但以神宗元丰初年州县并废后的数据为例,河北路有2134929户,却有33106县,平均每县11650户;两浙地区有1778963户,才有1479县,平均每县22518户。

——摘编自马玉臣《试论宋神宗时期的州县省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神宗时期州县省废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神宗时期州县省废改革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陈云(1905—1995)自1945年底成为东北地区的主要中共领导,并在1948年任东北财经委员会主席。该解放区的财经制度的巩固和统一始于1947年,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预算制度,每月须做经常性开支预算并报告实际支出;建立审计制度,安排审计人员入驻各机关,负责按月检查;建立统一的多层次国库制度,严格按规定调拨资金;将中央收入来源与省级收入来源分开;将中央的支出与省级支出分开;规范财政管理制度,包括人事管理和会计手续;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统一征税等等。在1948年11月全面控制整个东北后,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政府收入,中共当局进一步提高农业税税率,实行烟酒专卖,发行政府债券,促进对外贸易,以稳定物价。凭借高度工业化的经济和陈云管理财政的非凡能力,东北成为所有解放区中财政状况最健康、财源最充裕的地区。

——摘编自李怀印《现代中国的形成》


(1)根据材料,概括解放战争时期陈云在东北地区管理财经工作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陈云的实践活动。
2023-03-07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