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表记录的某学生学习研究历史的过程,其中正确运用历史学习基本方法、论证过程科学准确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A史实依据:1860年一1890年,俄
国生铁产量增加2倍,钢产量和棉
纺织业的产量增加3倍,煤炭产量
增加19倍,石油增加200多倍。
   提出观点: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查阅资料: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
   法颁布。
得出结论:德国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迈入资本主义阶段
C 摘引资料:1898年光绪帝颁布变
法诏书,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确定主题:《中国科举制的终结》
D收集数据: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中国已与苏联、朝鲜、保加利亚、瑞典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形成观点:“一边倒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A.AB.BC.CD.D
2020-04-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二诊模拟历史试题
2 . 一战前的15年间,发展中国家的矿产增长了3倍。1880年到1910年间,世界香蕉、糖、可可、橡胶等产量分别增长了约60倍、3.5倍、3.8倍、8倍。这组数据
A.体现出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
B.说明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C.反映出世界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实现
D.证明世界整体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国古代主要用圭表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测定方向。1668年,康熙命钦天监官员与传教士南怀仁同测正午日影和星象,结果钦天监官员所测皆误,南怀仁推算分毫不差,康熙震怒,“复用西洋历法”。1705年,教廷派遣特使多罗来华,多罗宣布禁止中国教徒敬孔祭祖,引起清廷与教廷严重冲突。1712年,纪理安等传教士不愿在中国使用欧洲新天文表,康熙对欧洲传教士失去信任。康熙认为,应师洋人之“技艺”,为我所用,只有编撰历算著作,才能达到摆脱洋人垄断之目的。1713年,康熙下旨设立蒙养斋算学馆,亲自主持编撰《律历渊源》,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历象考成》42卷,以前朝《崇祯历书》为基础,部分引用了传教士所传天文数据。有学者认为:“《历象考成》与当时西方天文著作相比,其差距要比《崇祯历书》与以前西方天文成就相比的差距大得多了。”

——据韩琦《科学、知识与权力——日影观测与康熙在历法改革中的作用》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历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康熙历法改革的影响
4 . “1859—1879年,注册棉纺企业的机器织机数量增长了46倍,而手工织机减少了23%。两种生产设备的比例为3.2∶1。”这些数据表明
A.农奴制改革后,俄国机器生产得到推广
B.农奴制改革使得俄国手工纺织缺乏人员
C.棉纺织业是农奴制改革后的新兴行业
D.19世纪中期,俄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郭守敬

字若思,河北邢台人,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元中统三年(1262)起在元朝朝廷任职的半个多世纪里,郭守敬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中都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从1274年起,郭守敬参与制订授时历。治历工作一开始。郭守敬就指出:“历之本在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郭守敬根据自己的实际观测经验,针对浑仪的不足之处,做了大胆的革新创造,除了简仪以外,郭守敬为修历还设计和监制了其它许多新的天文仪器,包括候极仪、浑天象等9种。1279年,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天文测量。这次四海测量,其地域之广,规模之大,测得数据之精,不但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史上也是无可比拟的。郭守敬在青年时代就曾主持过家乡邢台的水利工程。在山东一带设计并主持贯通运河的工程,使南方的粮食直接运到通州(今北京通县)。后来他又主持修复了宁夏黄河灌溉网,他甚至探求过黄河之源。郭守敬在水利建设上具有多方面的重大的贡献,其中通惠河的整治,是最为后人称道的。

——摘编自樊善国《科学巨人郭守敬》

(1)根据材料指出郭守敬的主要贡献以及其所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对郭守敬的科学成就加以评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根据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54年提出的“多来诺骨牌理论”,美国政府认为:“越南的沦陷将导致共产主义在东南亚、日本和菲律宾等地的进一步曼延,从长远看,可能会威胁到夏威夷和美洲大陆。”伴随着法军从越南撤出,在美国对社会主义阵营的遏制政策的指导下,随后的肯尼迪政府加大了在越南的兵力,直至里林肯·约翰逊上台后,美国将越南战争升级成为了全面的侵略战争……在美国政界,越南战争有着深厚的政治势力支持,特别是美国南部素来崇尚英雄主义和军事行动,极力鼓吹发动越南战争的政治家们大多是来自于南部……

1962年5月,曾效力于肯尼迪、约翰逊两界政府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飞抵越南,在没有收集到任何准确情报的前提下,他竟然乐观的指出:“所有数量上的统计……表明我们正在赢得这场找争。”

越南战争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有57000多美国人死于越南战场,还有30多万人受伤,甚至落下残疾。战争造成美国社会经济的衰败,从根本上削弱了美国对外战略力量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莫里斯《美国人眼中的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深陷越战泥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战对美国的影响。
2020-09-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材料   1928年底随着张学良的“改旗易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中国政局趋于相对稳定。为巩固政权,富国强兵,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发展铁路的政策和措施。在新路建设方面,为了筹划和管理全国铁路建设,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颁布中国第一部铁道大法——《铁道法》,规定“凡关系全国交通之铁道以中央政府经营为原则;其关系地方交通之铁道,地方政府得依公营铁道条例经营之”。在这些法律、法规的引导规范下,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一个以南京为中心,以西南和东南为规划重点的庞大而又系统的的铁路规划。

在旧路整理方面,南京国民政府从铁路财政、铁路经营、铁路业务、铁路教育、铁路技术等方面进行积极整理。在铁路经营方面,注重对铁路沿线资源、物产的调查与统计,举办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创设国货贩卖所,对农工商产品实行优惠价运输,发展铁路旅游,充分发挥铁路的经济功能。

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在全国范围内共修了九条铁路(主要有:杭江铁路、浙赣铁路、陇海铁路、江南铁路、京赣铁路、淮南铁路、沪杭甬铁路),总长度达3793公里(东北三省境内日本修筑的1600公里未计在内)。

——李长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铁路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铁路政策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铁路政策改革的意义。
2020-04-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重庆市江津中学、綦江中学等六校高三4月复学联合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8 . 约翰·科斯特洛在《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有如下统计记载,其统计的历史事件是(  )
日本损失:飞机29架,5艘袖珍潜艇。
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损失:
战列舰沉没加利福尼亚号、俄克拉何马号、西弗吉尼亚号、亚利桑那号
战列舰重伤马里兰号、田纳西号、内华达号严重受损、宾夕法尼亚号轻伤
其它舰只犹它号靶船沉没、另有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以及3艘其它舰只被炸伤
飞机损失232架
人员损失官兵约2400人死亡,其中约1000人死在亚里桑那号上,
近2000人受伤

A.西西里岛登陆B.诺曼底登陆
C.中途岛海战D.珍珠港事件
2019-01-30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重庆一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据学者统计,东晋南朝时期,北方南渡人口约有90余万,占到当时北方人口的近八分之一,南方人口的近六分之一。南迁人口多聚集于荆扬地区,以三吴为最。如何安置和管理流民,成为南方政府面临的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寄居江南的东晋统治集团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辖区的大江南北流民比较集中的地区,以流民原籍的地方机构名称,设立侨州郡县,并由侨姓大族担任侨置机构的官员,规定侨流人口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减免赋役负担。据《隋书·食货志》记载,晋元帝大兴三年,“立怀德县”于建康,安置随司马睿渡江的琅琊国人,这是最先侨置的地方机构。其后又侨置徐、青、冀诸州郡县于大江南北。……由于流民散布“百郡千城”,“民单户约,不可独建”,不得不跨郡侨置,所以侨州郡县的设置情况比较复杂,造成地方机构的混乱和户籍管理困难。

——摘编自景有泉《东晋南朝时期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设侨州郡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晋南朝设侨州郡县的影响。

2018-11-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以来的局部战争,复杂多样。有的被称为“冷战”下的“热战”,有的被称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有的被称为现代高科技战争。
(1)试各举一例这些类型的战争。
材料二   (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虽然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战争时起时伏。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生过120多次较大的战争,死亡人数约1 200万。
     材料三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妄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
     材料四     和世界大战相比,局部战争似乎对人类的威胁较小,但有统计表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共发生大小28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平均每年6次以上,造成的总损失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仅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3年报告,自1990年以来,就有200万儿童死于战争,600万儿童受伤或致残!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有哪些?
(3)结合当今世界的主题,就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