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二)一战中的坦克

为了探讨“一战中坦克的应用”,请根据提示完成以下学习活动。

1.第一步:现搜集到下列两张图片,请选择最能够印证坦克应用对战争影响的图片,并结合图片信息说明理由。

图1:照片《1916年索姆河战场上的“马克Ⅰ型”英国坦克》


图2: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1918年【英】阿瑟·摩尔兰德)



2.第二步:为了进一步佐证,检索到下列三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做出评估与说明。
① 索姆河战役亲历者英国人巴兹尔·利德尔·哈特的回忆录(1965年)
② 电影《索姆河战役》(2013年)
③【英】加里·谢菲尔德著:《一战简史》(2019年)
①对而言有较高的史料价值;______,但有亲历者的主观情感和立场、记忆局限。
②对价值较弱;______,有虚构演绎成分,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③一定的史料价值;_______,但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当然也会存在作者视角、立场、史料占有情况而有一定的局限。
3.第三步:根据下列材料解释坦克的应用与一战进程的关系,并就战争与技术发明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战壕的不可移动性以及要把战争重新带入移动状态的愿望推动了武器的改进,从而为打破致命的僵局提供了必要的动力。1915年年末,英国最先使用坦克,协约国利用坦克来摧毁防御性的战壕,恢复交战。”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若无战车(坦克),则在8月8日的上午,德军就不会受到那样严重的奇袭而发生不可收拾的恐怖现象。步兵看到步枪和机关枪都不能阻止对方的战车,遂感觉到自己是无能为力了,于是,不是投降就是逃走。”

——【德】《1918年8月8日的悲剧》

2022-11-2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周练历史试题(6)
2 . 漫画是时代印记的鲜明镜像。下图为英国画家于1912年10月创作的政治漫画,此漫画反映的时代状况是
A.工业革命激化了列强矛盾B.新的世界性战争不可避免
C.巴尔干半岛自然资源丰富D.英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崩溃
3 . 下图为二战时期的漫画,图中牛头下刻着纳粹符号,牛身上则写着诸多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国家的名字,图中的文字为“吃草的是牛头,挤奶的是牛身”。漫画说明
A.纳粹迅速占领了诸多欧洲国家
B.欧洲被占领国承受了沉重的战争负担
C.德国法西斯势力赢得大量盟友
D.法西斯主义给欧洲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4 . 下图是英国人创作于1934年的漫画《谁害怕大坏熊?》。漫画中的法兰西女士在抚摸、讨好代表苏联的大熊:“它是只好好熊——乖乖熊——善良熊!我们必须给它一个我们的日内瓦小圆面包!”树背后的人物是希特勒。对该漫画的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绥靖政策威胁了欧洲和平B.法西斯势力是欧洲安全的潜在威胁
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建构成功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纵容法西斯
2022-03-06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国联的实质问题是
A.大国操纵,无法实现真正和平
B.原则明确,有效解决国际争端
C.矛盾重重,难以履行国家责任
D.大国缺失,没有普遍和权威性
2021-11-1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讽刺漫画,画中“车夫”背心上的英文为“国联”,马儿背上写着“和平”,大车上写着“国际事务”,指示牌上写着“结束战争”。该漫画反映国联的实质问题是(  )
A.不具普遍性和权威性B.纲领含糊不清,自相矛盾
C.建立在重重矛盾之上D.大国操纵,和平作用有限
7 . 下图所示是1950年中国画家绘制的一幅名为《纸老虎》的时事漫画。该漫画
A.意在宣传中国的革命力量B.抨击了美国扶蒋反共策略
C.反映出国民党政府的垮台D.讽刺了美国霸权主义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漫画名为《丹地海边的调味品交易》,漫画中左侧的人物为甘地,右侧为英国驻印度总督。结合所学,对该漫画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甘地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B.英国主动与甘地商谈自治问题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D.甘地希望与英国扩大贸易往来
9 . 下图是一战前西方出现的德国百姓在德皇指挥下集体走正步的漫画。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扩军备战进程加快B.军民关系和谐
C.主张提高国民素质D.君主权力无限
10 . 如图为1939年4月英国人伯纳德·帕特瑞吉创作的漫画《老调重弹》。画中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隔着栅栏在议论一条正在狂吠的身披“米”字旗的狗。希特勒嘲讽其“吠犬不咬人”,墨索里尼则流露出自己的担忧:“但狗知道这句谚语吗?”该漫画
A.肯定了英国对德意政策的转变B.强调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C.表达了对英国外交政策的不满D.揭示了轴心国集团最终瓦解的必然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