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干预D.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
2022-10-07更新 | 3830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当时的人们,包括社会精英和新近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阶层,都把妇女看成仅仅承担家庭职责、相夫教子的角色……当战争爆发后,男人都走上前线,而妇女则承担了后方沉重而繁杂的工作。还有一些女性也走上前线。可以作为证明的是,英国宣传画中有大量展示妇女风貌和精神状态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30岁以上的妇女获得选举权。”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一战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B.英国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
C.妇女对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D.宣传画对社会动员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所示是某学者对一战后二战前的英法政治、经济状况的概括。这可用于说明(     
英国一战后,英国国务总的来说……被托付给其中的格外庸碌之辈,至少就关乎整个世界安全的外交事务来说是如此
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14.15%下降到1937年的9.8%;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从1913年的14%下降到9.2%
法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整个法国社会“被阶级和意识形态问题搞得四分五裂”;政坛斗争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愈演愈烈,党派的分化组合与内阁的更换更为频繁
1938年的法郎价值是1928年的36%,工业产值仅为1929年的83%,国民收入比1929年减少18%
A.英法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
B.一战后欧洲经济复苏迟缓
C.英法无力维系凡尔赛体系
D.西方绥靖政策的历史根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是二战前世界主要强国加入和退出(被开除)国联的时间。由此可推知,国联(     
国家加入时间退出/被开除时间
美国________
英国1920年____
法国1920年____
日本1920年1933年
意大利1920年1937年
德国1926年1933年
苏联1934年1939年
A.是英法对抗美国的工具B.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C.难以有效解决国际争端D.姑息纵容法西斯国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3世纪末至15世纪初,英国议会曾反复确认大宪章达49次,这是英格兰政治史上极为突出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英国(       
A.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宪法B.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国家
C.具有长期的议会政治传统D.《权利法案》直接源自大宪章
2022-07-11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明治初年,“欧美文明冲击着日本休眠状态中的风俗,滔滔而来”,“世道之变,令人又惊又喜”,“学制发布,火车飞驰,不用‘飞脚’也能收到书信”,“‘旧弊’成了最使人难堪的骂人话”。据此可推知,当时日本
A.极力抵制欧美文明的冲击B.社会保守观念已基本消除
C.积极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殖产兴业取得显著的成就
7 .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社会矛盾和种族、民族、宗教冲突频发,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全球性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由此可见
A.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B.全球化离不开广泛的国际合作
C.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发展不平衡D.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
8 . 商鞅把历史分为上世、中世和下世。上世是“天地设而民生”的时代,“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中世是“上贤而悦仁”的时代,这是说推选贤者来主事;下世是“贵贵而尊官”的时代,国家建立,君主、职官和禁令也都有了。据此可知,商鞅认为
A.生产力发展推动了文明产生B.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C.应当尽快建立血缘等级制度D.改革是历史进步的核心动力
9 . 改革前,土地贫瘠的非黑土地区的地主们主张带土地解放农奴,由农奴交付巨款赎买;黑土地区的地主则希望解放农奴时不带土地,或只是赎买少量土地。1861年,沙皇改革法令规定,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但“具体面积由地主决定”。据此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后
A.地主阶级无法达成共识B.沙皇政府权威严重下降
C.统治集团利益得以维护D.农民并未获得人身自由
2022-04-19更新 | 411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18年爆发的世界范围内的大流感,被冠以许多其他别称,“西班牙女士病”“法国流感病”“那不勒斯士兵病”“紫死病”“战争瘟疫”“佛兰德斯感冒”“柯尔克孜病”“黑人病”“匈奴流感”“德国瘟疫”“布尔什维克病”“土耳其一德国细菌犯罪企业病”等。上述大流感别称的形成
A.充满强烈意识形态对峙色彩B.成为一战交战双方转折点
C.带有战争污名化的宣传意识D.客观上推动和平主义出现
2022-04-06更新 | 763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高考冲刺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