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非殖民化政策的产生并非是要推动世界范围内实现非殖民化,而是要通过非殖民化政策的宣传,增强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决意识,使殖民地与宗主国产生分离,进而实现美国在殖民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非殖民化”首次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各种场合宣传非殖民化政策,但是由于国际社会的政治中心仍然在欧洲,威尔逊非殖民化政策并没有得到英法等欧洲宗主国的认可,美国依然被排除在国际政治中心之外。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国际联盟并未做出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实现非殖民化的具体规划。二战是美国推行非殖民化的契机,战争困境要求欧洲宗主国承认美国非殖民化外交政策。美国实践非殖民化政策实践的具体表现是废除殖民主义经济体系,建立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废除殖民主义政治体系,以国际托管形式处理战后非殖民化。

——摘编自张世超《美国二战前后非殖民化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提出“非殖民化”的根本目的,并概括美国一战期间推行非殖民化政策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及战后美国推行非殖民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4年8月,历史名城华沙85%的建筑因纳粹德国的空袭而毁灭,整个城市只剩下不到一千人。二战后,华沙人民用五年时间重建华沙古城,修建了昔日的教堂、宫殿和城堡。1980年,一贯秉持“原真性”原则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破例将华沙历史中心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说明,华沙历史中心(     
A.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B.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C.体现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D.地位受冷战对峙影响
3 . 有学者指出,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的梁启超与日本首相谈及中国此次变法“生不逢时”“贵邦三十年前,外患未亟,其大忧仅在内讧”时,实际上他们忘了与险恶的国际形势有关的另一种因素,这一因素与当时“山东城乡街谈大抵天灭洋人”“康党实乃卖国奸贼”密不可分。据此可知,该学者强调的“另一种因素”反映了(     
A.思想变革时机尚不成熟B.变法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C.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D.民众非理性的排外情绪
4 . 下图所示的石碑是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上部的浮雕,浮雕刻画了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法典的场面。这可用来研究古巴比伦王国(     
A.君权神授的政治特征B.完备的法律体系
C.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D.成熟的官僚制度
2024-01-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联合国家宣言》所体现的主要精神及各项原则在《联合国宪章》里都得到了体现。在《联合国家宣言》上前后签字的近50个国家都成了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更重要的是,由于签字国家联合作战,打败了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及其仆从国。这表明《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贯彻(     
A.埋下了战后美苏对立隐患B.实现了世界的长期和平
C.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D.构建了国际秩序的根基
6 . 在《凡尔赛和约》签字前,德国的社会民主党议员勒贝说:“一个被剥夺权利的饥饿的人民是没有工作能力的。”这表明(     
A.德国不会在和约上签字B.工人阶级反对结束战争
C.“和约”激起民族复仇情绪D.德国要求修改条约内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对士人人身控制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透露了经世致用的意识
2023-10-23更新 | 30次组卷 | 48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明代万历之前,一条鞭法已经在南方的部分地区施行,在江西、浙江、南直隶、广东广西、福建都较为成功。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后来,有学者对其研究时发现,一条鞭法在北方推广遭到了强烈的抵制。该学者意在说明(       
A.政策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B.一条鞭法未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北方地区中央控制力缺失D.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影响政策推广
9 . 据统计,1914年法国只有1.5%的人逃避征兵,远远低于官方原先估计的5%一12%;在没有征兵制的英国,在一战爆发后的10个月中共有200万人志愿服役;德国人根本不曾萌生违抗命令的想法;俄国在总数1500万的兵役征募者中只有几千人抗命。据此可推知,当时的欧洲(     
A.民族主义泛滥B.自主意识强烈C.法西斯势力猖獗D.民主氛围深厚
10 . 1914-1918年列强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B.消灭敌对军事集团
C.使资本主义发展平衡D.确立新的国际体系
2023-07-08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