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皇五帝、禅让制、邦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此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本是依据神化传说编撰而成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历史最真实
2023-12-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贵百河三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史记》记载,“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但“未有分职”。舜以“居官相事”而咨于四岳,任禹为司空,皋陶为大理,契为司徒,弃为后稷,伯夷主礼,夔主乐,龙主宾客,垂主工师,益主虞。这一变化说明(     
A.社会等级秩序森严B.职官制度建设不断发展
C.君主权力尚未集中D.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2023-1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学术联盟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下列遗址最有可能的是能体现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A.仰韶文化遗址B.二里头遗址C.殷墟遗址D.红山文化遗址
2022-08-15更新 | 1659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平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图1、图2所示分别为出土于瑶山墓地(属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0世纪至前26世纪)的玉钺和夏朝晚期(公元前18至前16世纪)的青铜钺。在良渚诸遗址中,凡有玉钺出土的墓葬,规格都是最高级别的;在全国各地的青铜时代遗址中,迄今发现与图2所示大小相近或比之更大的青铜钺不到10例。这些文物的出土印证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中国
A.已经初具国家形态B.部落战争非常频繁
C.祭祀活动规模宏大D.刑罚制度较为残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学者所写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据此判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B.世袭制的确立C.王的出现D.早期国家的诞生
2021-10-09更新 | 1063次组卷 | 74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启蒙读物。寻根问祖、追根祖源是人的天性,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
A.元谋人B.炎帝、黄帝C.尧、舜、禹D.三皇五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