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3-24高一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下表记载的内容出自《夏小正》。据此可知,以其为代表的古代历法(     
一月农率均田,农厥末
三月摄桑,委扬,采识,妾子始蚕,执养宫事
五月乃衣,启、灌蓝蓼,初昏大火中种黍,煮梅,蓄兰,叔麻,颁马
九月树麦
A.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B.体现自给自足的特征
C.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D.表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023-12-04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不同史籍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益干(侵夺)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
(帝禹)以天下授益。……益让(位)帝禹之子启……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同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
A.禹改变了王位传承的方式B.传位于启是禹内心的想法
C.启通过暴力手段夺得王位D.王位最终落到了启的身上
2023-11-1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农学上,统计不同作物颗粒重量的术语是“千粒重”。据统计,粟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2克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16-34克。下表所示为1999-2006年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粮食占比。据此可推测二里头遗址(    

合计

粒数

11059

5687

1542

18288

粒数占比

60.5%

31.1%

8.4%

100%

A.稻米成为重要的粮食B.具备早期国家初始形态
C.存在来自南方的赋税D.出现较完善的社会分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有关夏朝的部分史料。下述材料表明(     
史料出处
自馬至樂十七世,用岁四百七十一年《竹书纪年》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
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国语》
A.夏的存在有一定历史依据B.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C.夏朝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D.桀的暴政导致了夏朝灭亡
2023-08-2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下表中的记载,可以认定的是
记载出处
禹传益……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
益让帝禹之子启。《史记》
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孟子》
A.禅让制得以完善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家天下局面开启D.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6 . 下表为有关夏朝王位继承情况的史籍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结论是(   )
A.部分部族发动战争导致启夺得权位
B.民主传统是启和伯益发生争斗的原因
C.伯益的权位最终是被夏启所取代
D.启取代伯益源于其贤能品德和民意
2021-12-01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所示是不同研究者关于商朝君主继承制度的研究成果(部分)。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出处
“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1917年)
“因妻子既多,乃有传子之制,由是而渐有嫡庶之分,渐生宗法之制。试观殷代后期……九代之中七代传子,是已非兄终弟及之制矣。”胡厚宣《殷代婚姻家族宗法生育制度考)(1944年)
“商朝继统法是以长子继为主,以弟继为辅。”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1955年)
当时已有立储制度,提出“子继为常,弟及为变”的观点。李学勒《论殷代的亲族制度》(1957年)
A.商代继承方式广受学者重视B.考古发掘便于澄清文献中的谬误
C.商朝王位传承存在不同方式D.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8 . 关于夏朝是否存在,一直存在争议。分析下表双方观点材料,选项中合理的是
反方正方
夏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后人的记载都不可信并不是所有的历史都是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也有不少口述历史的传承
文献与历史事件相距太过久远,其真实性存疑《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都记载了夏的存在。
没有确凿证明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城市的遗址二里头遗址位于众多文献记载的“夏墟”范围之内,目前已发现大型宫殿、居民区、墓葬等遗迹。据C14测年得知,这些遗迹所处的年代相当于公元前20至16世纪。

A.传世文献与考古史料相互印证,说明夏朝可能是存在的
B.《史记》《竹书纪年》等晚出文献资料都是不可信的
C.历史研究要勇于怀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论带史
D.学术观点须资料确证,如无实证,搁置争议,自圆其说
9 . 下表为有关夏朝工位继承情况的史籍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结论是
《竹书纪年》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
《中国历代帝工》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
《上古时代》白寿彝禹死后,本应由伯益做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是由于夏部落的强大,他们借助禹的余威,共推禹子启为王。
A.伯益的权位最终被夏启所取代B.部分部族发动战争导致启夺得权位
C.启取代益源于其贤能品德和民意D.民主传统是启和益发生争斗的原因
2021-02-05更新 | 407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县级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不同历史文献关于禹传启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下表:

A.禹的做法曾引起激烈的反对
B.有扈氏是当时势力最大的部落
C.“家天下”不符合时代潮流
D.启通过战争巩固了禅让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