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卜辞通纂》第十九片甲骨上刻有“八日辛亥,允戈伐二千六百五十六人。”此片甲辞可实证商代(     
A.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历法B.各部族之间攻伐不断
C.已经产生十进制计数法D.奴隶社会阶级压迫深重
2 . 盘庚之政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诸侯归附于商王朝的统治之下。此后,随着商王祖甲改制的进行,以后的几代商王均竭力扩大王权,这极大地限制了内外服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些现象表明,盘庚迁殷后的商代(     
A.出现专制集权体制B.内外服制达到鼎盛
C.商王权威得到加强D.社会改革蔚然成风
3 . 在传统史学认识中,夏商周三代是纵向关系,即商代夏、周代商的改朝换代和继承关系;后来,有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见解,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夏商周三代不仅是前赴后继的朝代继承关系,而且是一直同时的列国之间的关系,三代之间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由此可知,对夏商周关系的认识(       
A.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而趋于全面B.在对原有观点的批判中取得突破
C.使得三代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D.受到史学研究者主观因素的支配
4 . 据《管子·轻重甲》记载,夏桀不允许百姓冬天在河上架桥,夏天在河里渡筏,以观赏人们受冻和受淹的情况。而“至汤而不然……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天下归汤若流水。此桀之所以失其天下也”。这一记载论证了(       
A.君主专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敬天保民思想在夏商开始出现
C.民心向背是夏商更替的重要原因D.商汤推崇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余件产自新疆和田的玉雕,其中下图的玉凤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玉凤造型。它高13.6厘米,厚0.7厘米,整体呈黄褐色,身躯扁平,引颈回首姿态,凤冠高耸,圆眼睛,尖喙如鸡,长尾舒展,背部有穿孔圆钮,便于穿绳悬挂。这说明商朝(     
A.继承了良渚文化B.与西域有一定的联系
C.玉器制作水平高D.文化影响力已达西域
2023-05-15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商朝末年,帝辛(纣王)率军征伐东夷,其间经过商丘并进行了占卜,卜辞上说:“壬寅王卜在商贞于亳。”在有关这场战争的甲骨文卜辞中,商王东征行进的顺序和需要到达的时间与传世文献对此事的记载完全相符。这反映出甲骨文(     
A.主要服务于战争需要B.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C.记载内容全面而详细D.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2023-03-24更新 | 35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7 . 占卜是一种起源非常古老的宗教仪式,目前发现最早的卜骨见于辽河上游北岸的富河文化。商人则特别喜用龟甲,龟甲是南方筮法的工具。晚商至西周,卜甲之上出现了筮法的易卦,北方占卜与南方筮法这两个不同的系统进一步整合起来了。这反映了(     
A.区域文明交流发展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国家统一民族交融D.宗教信仰受政治影响
8 . 据记载,考古学家早年在安阳殷墟清理出的商代马车均是直衡车(古车前端架于马项之上的横木是直的)。后来发现甲骨文中的“车"字有多种写法,既有直衡车,还有曲衡车。受此启发,考古学家按图索骥,果然清理出曲衡车。由此可见,商代甲骨文(     
A.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文字B.再现了商代马车演变
C.实现了艺术与现实的结合D.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9 . 四川考古文博院黎海超博士在《三星堆铜器产地新探》中指出:通过青铜器微量元素等科学分析对比发现,三星堆青铜器中高放射铅的含量与成都平原其他时期青铜器原料存在明显不同,反而是与殷墟青铜器含量相似。从这一发现我们能确定的是(     
A.中原文化发展水平高于川蜀地区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初步形成
C.川蜀地区青铜冶炼技术水平较高D.中原王朝与川蜀地区有密切联系
10 . 据考古发现,相隔1500多公里的三星堆、吴城两地,先秦古人在炼铸青铜器时竞采用同一地的金属原料,铸造技术也十分相似;而江西瑞昌铜山铜岭铜矿,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商代采铜遗址,既可能曾向四川三星堆输送过炼铜矿石,也可能是商王室的御用铜矿。这表明先秦时期(     
A.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B.政府全面干预社会生产
C.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D.存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