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殷革夏命”后,商族成为“天下共主”。商王朝一方面极力推行神权政治,神化商王的“天下共主”地位;另一方面实行外服和内服制度,细化中央王朝与方国之间的关系。商朝卜辞中留下了大量王室征讨方国的记录。上述材料说明商代(     
A.王室与地方矛盾不断激化B.中央集权体制遭遇挑战
C.王权与神权开始有机结合D.地方管理方面有所改变
2022-09-02更新 | 2764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史料记载,商代设立了大量的官职,例如都正都吏、都司都工、都市、都尉等,用于监督和管理地方事务。这些官员由朝廷任命,负责管理税收,法律,军事和公共工程等事务。官员们的职责和权力都由朝廷授予,而非诸侯授予。这折射出商朝(       
A.分封制已得到普及B.宗法制度已经成熟
C.商王权力得到加强D.官僚制度趋于完备
3 . 商朝末年,帝辛(纣王)率军征伐东夷,其间经过商丘并进行了占卜,卜辞上说:“壬寅王卜在商贞于亳。”在有关这场战争的甲骨文卜辞中,商王东征行进的顺序和需要到达的时间与传世文献对此事的记载完全相符。这反映出甲骨文(     
A.主要服务于战争需要B.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C.记载内容全面而详细D.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2023-03-24更新 | 353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河南郑州和偃师的商朝都城遗址,都发现了大规模的城墙,城内发现了宫殿建筑基址、军事防卫设施和祭祀场所,而生产活动的痕迹则非常少见。这说明商朝时
A.原始的农耕活动尚未形成B.都城屡迁主要是在逃避战争
C.不同都城间存在分工合作D.城市主要功能是军事和政治
2022-05-16更新 | 624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暨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16-19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商以前,单一族群的小国通常会有固定的丧葬传统,但殷墟遗址中墓葬形式多样。如墓主的头向采取朝北方状态的约占所有墓葬的45%;除了仰身葬之外,还发现有俯身、侧身等不同葬法。商代的墓葬方式(     
A.动摇了宗法制度的根基B.体现了商文化的多元性
C.强化了王权至上的理念D.反映了礼乐制度的影响
2023-10-11更新 | 26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张光直在《商文明》中所说,学者于省吾通过甲骨卜辞隶定了“黍”“稷”二字,“黍”在卜辞中出现100多次,“稷”出现40次。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中提道:“从殷墟出土的铜器,十之七八是酒器。”这共同印证了商代(     
A.农业生产有一定发展B.形成了成熟的文字体系
C.手工业发展水平高超D.青铜器常作为礼器使用
2022-08-03更新 | 613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遗址的“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来自周边各种文化因素的青铜器和玉石器,有长江中、下游以及甘肃、青海地区的,占比最大的仍是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这最能体现(  )
A.区域间文明的交流B.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
C.奴隶制社会的残酷D.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
8 . 四川考古文博院黎海超博士在《三星堆铜器产地新探》中指出:通过青铜器微量元素等科学分析对比发现,三星堆青铜器中高放射铅的含量与成都平原其他时期青铜器原料存在明显不同,反而是与殷墟青铜器含量相似。从这一发现我们能确定的是(     
A.中原文化发展水平高于川蜀地区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初步形成
C.川蜀地区青铜冶炼技术水平较高D.中原王朝与川蜀地区有密切联系
9 . 据《殷墟文字丙编》第369片记载,雀(殷的附属方国)进贡龟甲二百五十。这可以用来研究(     
A.夏朝经济B.商朝政治C.西周文化D.战国军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商朝时期,“贞人”通过占卜,发布命辞宣示神谕,对征伐、任免等信息进行预测,还可以借助诸神的名义直接指令王室大臣代行王事,或对商王的大政方针提出自己的建议。这表明当时
A.商王统而不治B.决策全靠占卜
C.王权受到限制D.盛行占卜政治
2021-12-29更新 | 453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