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6 道试题
1 . 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利于邻里和睦B.受宗法影响C.体现宗教色彩D.突出皇权至上
2022-07-06更新 | 1734次组卷 | 73卷引用: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的有铭青铜器由周王室和王臣制作的占大多数,由诸侯国制作的为数甚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王窒、王臣的青铜器几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国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铸造的器物。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政治的破坏B.礼乐制度的衰落
C.中央集权的式微D.治铸技术的提高
3 . 据《春秋》记载,鲁国的国君去洛阳见周王只有一次,还未行朝见之礼,而去晋国朝见多达21次。晋国为诸侯制定了一系列朝聘、纳贡制度。晋国制定的制度主要调整了(     
A.天子和诸侯的关系B.霸主和诸侯的关系
C.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华夏与周边的关系
2022-06-30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据此可知,西周建立此防线的目的是
A.加强对东部诸侯管理控制B.推动政治中心逐步东移
C.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D.联合诸侯防范犬戎进攻
2022-06-30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说,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途径,具有东方型早熟的特点,进入文明社会时保留了氏族制的脐带,统治者得以利用氏族制并将其发展为宗法制,宗法制较氏族制最大的不同在于
A.强化血缘纽带B.以农耕经济为基础
C.以宗族伦理为本位D.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
6 .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
A.工商食官制实现了标准化器物生产B.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
C.宗法制注重同族文化的延承性D.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2022-05-21更新 | 312次组卷 | 34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3月份月考试题
7 . 许倬云先生指出,西周原来只是僻处西方的一个“方邦”,在打败商人后,人少,为治理那么大的国家,对于旧日的敌人——商人采取了尊敬、合作的态度,对于土著也采取了合作共存的态度。这说明分封制
A.具有包容性B.构建了政治同盟C.具有开创性D.避免了权力争夺
8 . 如图为2019年湖北随州曾国(西周封国)墓葬群出土的编钟。由此可知
A.西周文化继承了夏文化B.周王直接控制长江流域
C.曾国君是夏代贵族后代D.分封制有利于文化认同
2022-04-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的生活化特征突出,风格活泼愉快;青铜时代,以饕餮纹为代表的青铜纹饰凶猛庄严,凸显出神秘和威严。这从侧面反映了
A.纹饰的用途发生根本转变B.统治权威的加强成为需求
C.民众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D.古代手工业技术不断提高
2022-04-19更新 | 762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B.政教合一C.君主专制D.等级森严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