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
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表
古国始封国都今地存灭始置州郡县时期
少昊后赢娃国,周武王封之于莒。莒县历夏商、周武王又封之于莒,战国时灭于楚。秦因置(莒)县
黄帝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侯。藤州市东薛城历夏商西周,至战国灭于齐。秦因置郡,西汉废郡为县。
用武王封弟用公旦于曲阜。曲阜市历西周春秋,战国为楚所灭。西汉置县属鲁国,西晋始置郡。
有虞氏舜帝师所封。单县春秋时为鲁单父邑西汉因置单父县

对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
A.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
B.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
C.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
D.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
2019-04-25更新 | 616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师范大学附属高中2019届高三年级人教版必修一1-2单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此记载说明
A.统治者生活奢侈腐化
B.青铜制造业比较落后
C.尊卑有序的政治特征
D.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3 . 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2019-03-19更新 | 247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B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尚书》记载,周武王认为商纣王“昏弃厥肆祀弗答”(荒废了对祖先的祭祀),“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迪:任用),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据此推断,周武王认为商朝灭亡的原因是商纣王
A.暴虐无道使得民不聊生
B.任用奸佞引发吏治败坏
C.践踏了当时的宗法原则
D.任人唯亲且不参与祭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有历史必然性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2019-02-23更新 | 251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自治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左传・宣公三年》记载:“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故事。这揭示了
A.统治中心不断变化
B.中原文明有所扩展
C.家国同构理念形成
D.周朝维系分封等级
7 . 商周时期对异族群体的经略方式存在差异,商人与异族建立的多是一种或稳定或不稳定的联盟关系,而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这一变化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贵族专权
C.维护统治秩序
D.增进文化认同
8 .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B.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仅占少数
C.先代贵族和功臣也受到分封D.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
9 .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2019-01-30更新 | 5850次组卷 | 98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卷B历史试题
10 . 齐桓公共有四子,嫡长子姬同后继位为鲁庄公;庶子有庆父、叔牙、季友三人。鲁庄公死后,三个庶子联手控制朝政,被称作“鲁三桓”。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
B.世卿世禄制始终盛行
C.庶子辅助嫡长子管理朝政
D.宗法制受到严重挑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