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时期的士,受文武合一的教育,大部分务农、从军。至春秋晚期,士开始转变成为具有游动性质的士人,主要延续文事的传统,或仕宦,或教学。这一现象(     
A.强化了封建贵族的统治B.缘于儒家思想的传播
C.反映了阶级结构的变化D.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
2 .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建立后……逐渐建立起一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军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这是以姬姓周氏宗族为主干框架而融合诸侯后形成的……被封的主要有王室子弟、姻亲、功臣、古帝王之后、殷商之后、重要方国等,其中前三种为西周王朝的主要支撑力量……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型,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从历史上看来……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更变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迎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演说(1925年)

材料三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持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封制的内容,并简析这一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洛阳的一座周代墓中发现了一尊鼎(见如图)。该鼎内壁刻有“王作宝尊彝”铭文。据《说文解字》载:“彝,宗庙常器也。”“彝”与“鼎”合用,指宗庙用的祭器,该鼎作为周朝最高等级的鼎,只有“王”才能使用,被命名为“王作鼎”。这反映了当时(     

A.手工业技术的发达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礼制与政治相结合D.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2024-05-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西周到西汉初期山东地区政区变化图,这一变化(          

A.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诉求B.适应了政局变化的需要
C.立足于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D.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2024-04-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合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见诸于司马迁的《史记》,钱穆的《国史大纲》认为“此委巷小人之谈”。2012年清华大学整理出版的战国竹简记载了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幽王,西周因而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典故。由此可见(     
A.钱穆的质疑完全正确B.清华战国简比《史记》更有可信性
C.周幽王并非昏庸无道D.文献记载需与考古发掘相互印证
2024-04-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的海外殖民通常是由某一城邦发起的,该城邦通常被称为母邦。母邦把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形成子邦——殖民城邦。因此,这种殖民活动是城邦(母邦)为解决自身发展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也可说是古风时代希腊国家形成和扩散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所有子邦都是希腊世界的新成员,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和希腊本土诸邦相类似且地位平等,殖民城邦最集中的海外地区位于意大利南部,它有“大希腊”之称。子邦和母邦、殖民地区和希腊本土之间展开频繁的经济往来使希腊的商业贸易受惠良多。希腊本土可从殖民地区获得粮食及铜、铁、锡等原料,同时以本土所产工业品和油、酒之类相互交换,双方皆获利,且希腊世界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可获得较充分的发展,这可说是海外殖民为古希腊文明作出的最大贡献。

——摘编自吴于麈、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不仅受封了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

——摘编自许倬云《西周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和中国西周时期的“殖民”活动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外殖民活动对古代希腊文明的贡献。
7 . 读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和西欧封君封臣等级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及所学,简要回答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结合西欧封君封臣等级结构示意图和所学,概括归纳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3)结合上图和所学内容回答,作为处于不同社会形态的两种政治制度,二者有何共同点?
2024-04-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培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自主学习成果汇报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西周晚期的铭文显示,传递王令的人以出身不是特别高贵的史官和善(膳)夫为主,他们共同承担沟通内外、出纳王令的职责,周王甚至派他们出使异地,以传递王令或完成某些军政任务。周王的做法意在(       
A.扩大官员来源的范围B.强化对地方的监察
C.扭转王权衰微的现状D.完善中央官僚体制
9 . 下表为商和西周的内外服制与分封制的简介。从内外服制到分封制的变化反映出当时(     
名称内容
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由邦伯独立管辖,二者是在军事征服下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邦伯接受商王封号,并对其承担义务
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宗室贵族及部分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并鼓励异姓诸侯与王室联姻;诸侯则需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A.行政机构的完善B.中央集权的发展
C.社会形态的剧变D.王权统治的加强
2024-03-0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礼乐制度被作为中华文明的要素之一,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中国的礼乐文明发端于神灵崇拜,并以祖先崇拜、祖先信仰和祖先祭祀体系的形成而臻于完备。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不断的、季节性举行的礼仪乐舞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     
A.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敬畏B.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
C.凝聚族群强化文化认同D.构建严明的统治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