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制定了详细的朝觐制度,“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训上下之责,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殆”。西周朝觐制度旨在(     
A.缓和贵族之间矛盾B.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C.优化官僚政治体系D.维系宗法分封秩序
2 . 周人灭商以前以丰镐一带为中心,是为“宗周”。周公二次东征后,以洛邑一带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卒营筑,居九鼎焉”,以洛邑为王城,是为“成周”。据此可推知,定鼎洛邑旨在(     
A.不断扩大西周王畿范围B.实现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促进南北之间文化交流D.构建天下共主的正统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从考古资料看,西周墓葬所见的列鼎制度有九鼎、七鼎、五鼎....单数排列,配上八簋、六簋、四篮的双数排列,显示了层级的整齐规矩。各处出土的青铜器皿,铭文的文字是一样的,铭文词句格律也一致。这表明西周的分封制(     

A.具有血缘与政治伦理相结合特点B.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文化认同
C.通过礼乐等级实现对地方的管理D.造就了青铜文化的繁荣发展
2022-11-04更新 | 1575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汉字起源与宗法制密切相关B.西周分封制度影响深远
C.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文化核心D.宗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2022-10-30更新 | 692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丰泰外国语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时期,天子为了制衡异姓诸侯,将很多亲近的同姓诸侯分封在战略要地,将一些异姓诸侯分封在边疆地区,如楚国齐国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些处于边疆的异姓诸侯国渐渐发展成了强国。这反映山西周(     
A.分封制度得到强化B.中央集权不断弱化
C.战略结果出现异化D.家国同构逐渐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周礼》规定了王乘的五种车:玉路……用于祭祀;金路……用于会宾客、封赐同姓;象路……用于上朝、封赐异姓;革路……用于封赐守卫四方的诸侯;木路……用于封赐九州外的蕃国。这反映了周代国家礼制(     
A.贯穿了君权神授理念B.仪式程序极其繁琐
C.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D.历史影响较为深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商周时代的音乐创作达到——个高峰,当时乐舞作品的评价标准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西周天子每年正月初一向全国颁布的教学纲要“十有二教”中,第四项就是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乱”。这表明商周时期的音乐(     
A.凸显宗法等级秩序B.是社会治理的工具
C.是典型的贵族文化D.体现平民的价值观
2022-09-06更新 | 2604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它在中国古代也叫‘封建制度’。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称‘中世纪’为‘封建’不是—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该学者所说的“它”是指(     
A.“父死子继,兄终弟及”B.“同姓不婚,娶于异姓”
C.“受(授)民受(授)疆土”D.“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周武王灭商后,对原商统治的地区“复盘庚之政”,对鲁、卫两国要求“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即顺从当地的民俗,奉商之正朔,而以周代法令来约束。这些措施(     
A.扩大了周的统治疆域B.说明周朝因仁义统一天下
C.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D.形成家国一体的民族心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瓦解B.法家思想的发展C.宗法制的建立D.儒家思想的影响
2022-08-08更新 | 4300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