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西周早期分封的姬姓诸国多居于黄土层地带或河流冲积平原地带,如鲁国封地中心的曲阜一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而异姓功臣的封国所居位置则多数不佳,如齐国中心营丘地处盐碱之地,且常受东夷侵扰。这可用于说明西周早期的分封(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B.注重边疆开发的因地制宜
C.捍卫了周天子的至尊地位D.凸显出“以蕃屏周”的架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了札器近600件,其中第169号基出土编钟铭文译文大意:"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功业,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通过统治曾国,光大'夏'的功业。"据此可知(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                  ②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③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日趋形成   ④礼乐文明得到继承和传播
A.①②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周时期,绝大多数世官只能传承三代,且世袭权利仅作为贵族子弟可以进入政府的资格;嫡长子仅具有继承祖、父辈职务的优先权,要想获得天子的册命则更看中个人的能力。这种做法(     
A.有利于血缘政治的优化B.有助于官僚政治的形成
C.推动了统治基础的扩大D.导致了宗法观念的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周王将自己家族子弟、亲戚和功臣分封到外服地区做诸侯,由这些人所率领的氏族,混合被征服地区的土著氏族,组成新的族体,改变了过去外服全部由土著首领担任领导的格局。这一变化(     
A.有利于形成对地方的直接管理B.削弱了周王室贵族的实力
C.促进了华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D.使礼乐文化成为族群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据《周礼》记载,周代学校的音乐课程包括“乐德”“乐语”“乐舞”等,重点培养德行、语言技巧、舞蹈等。用“六律”“八音”“六舞”等一起配合演奏,“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这反映出,周代的音乐教育(     
A.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B.彰显和谐的文化特色
C.重视提升国人的音乐水平D.在各诸侯国得到普及
6 . 西周初年,周成王命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并留守主管东方政务,周公死后该职务由其子继承;成康之际改由周天子直接派遣且不再长期驻守。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     
A.对分封制进行局部调整B.力图稳固王权的尝试
C.实现对东方的直接控制D.王室内部斗争的激烈
7 . 下表内容是古籍中对先秦城市规划的记述,所反映的城市规划理念是(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杜,面朝后市”。《周礼·考工记》
“王城方九里,公城方七里,侯城方五里,爵城方三里。”《左传·隐公元年》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管子·承马》
①彰显统治者的权威                              ②与经济制度相适应
③人与自然互相适应                              ④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需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宗法与分封制把周王架到无与伦比的“天下共主”的最高位置,但也让他不与基层社会权力发生关系。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所直接臣属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材料重在强调宗法与分封制(     
A.使得周天子具有了至尊权威B.对周王王权产生了双重影响
C.构建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D.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
2023-02-10更新 | 34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四辅”“司正”“典狱”等“师”被称为“(天)陟降(升降)厥士(指其群臣),日监在兹”;亦有“皇天嘉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乖伯,乃祖克弼(辅助)先王,翼自它邦,有功于大命”等诸侯“受命于天”辅佐周王的记载。这实质上(       
A.体现出礼崩乐坏下的诸侯僭越B.阐明了官僚政治中的君臣关系
C.彰显了周王政治统治的正统性D.表明王权与神权开始紧密结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