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孝德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和规范,产生于商代;西周宗法吸纳了孝,使孝德除了协调亲子关系外,还对维护宗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儒家对孝的改造,使孝的适用范围从家庭、家族扩大到社会。据此可知,孝德(     
A.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B.旨在维护君主权力
C.成为宗法关系的核心D.社会功能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商代外服诸侯的“职”,如侯—“为王斥侯”、甸—“治田入谷”、男—“任王事”、卫—“为王捍卫”,诸称主要类于服事的“职”称。西周时期,在此类称呼的基础上形成“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等由内至外排列层次为王畿、诸夏、夷狄的制度。这一发展反映出西周(     
A.借助政治地理区划强化统治秩序B.继承了商遗留的原始部落政治色彩
C.有效拓展诸侯对周王的义务范畴D.形成了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左传·昭公七年》载楚国申无宇的话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臣,谁非君臣。”唐代柳宗元指出:“封建非圣人意,势也。”据此可知,分封制(     
A.已经包含着大一统的制度萌芽B.采取分土而治是当时的形势使然
C.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D.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周灭商之后,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又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后又“以微子开(帝纣之庶兄)代殷后,国于宋”。西周褒封古帝王后代和夏商宗室后裔的深层用意是(     
A.强化血缘等级关系B.建立贵族联合统治
C.彰显天下共主地位D.安抚潜在敌对势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在封邦建国的同时,也常常将诸侯的部分家族成员留守王畿辅佐周王。如周公长子就封于鲁,周公次子一脉在王室累世任官。这种做法(     
A.实现了对诸侯国的有效控制B.破坏了宗法等级秩序
C.兼顾了周王室和地方的发展D.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2024-04-25更新 | 65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青铜器的出土范围北起内蒙古、辽宁,南到湖南、江西、四川,东起山东半岛,西到甘肃、宁夏,以陕西、河南最多。其中王臣铸作的礼器占比很大。诸侯国的青铜器也有所发现,但多属姬、姜两姓的诸侯国。材料可用于说明,西周(     
A.诸侯挑战王室权威B.宗法分封逐步弱化
C.政治制度特点鲜明D.政治经济中心转移
2024-04-18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时,某历史社团使用思维导图对其中一个学习主题进行了整理。

(1)请从文明发展的角度为该主题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名称。
(2)为对该阶段历史进行更加精准而全面的学习,你认为可以对该思维导图进行怎样的调整?(要求:对思维导图的条目或内容进行补充或者修改,并简要说明调整的具体方案或调整的原因,相关调整应至少涉及两个维度。)
2024-04-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可以在诸侯国设置“监”,委派史官,还任命诸侯国的上卿负责统军治民,以上措施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体制建立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国家政权趋向严密D.分封诸侯相互牵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国古代音乐一般包括宫、商、角、徵、羽等五音。武王克商后,《周礼》规定音乐不用商音。西周晚期,青铜编钟越来越多地用于娱乐活动,商音再次出现,并提高了音乐性能。这种变化体现了(       
A.社会变革的时代特征B.青铜铸造工艺的进步
C.自然尚美的现实需求D.西周礼乐制度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这说明(     
A.礼乐制度建立改变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
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是西周时期的政治特点
C.宗法制在国家治理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
D.儒家学派的开创导致西周出现了等级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