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按族聚居于城邑是先秦主要的生产、生活形态。但到战国中后期,社会上频繁出现离开城邑而居于郊野的“赘婿后父”,赘婿即已婚、定居于女家的男子。这种现象折射出
A.宗族观念在战国时逐渐消亡B.土地制度和宗法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C.分封制已难以适应社会需要D.当时的婚姻形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周时期,“忠”是依附于“孝”的,臣对君可称“孝”,君对臣也可称“慈”,到了战国时期,“忠”与“孝”逐渐分离,“忠”的观念得到了强化。这种变化反映当时
A.宗法制度逐渐崩溃B.亲情伦理逐渐淡化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道德水平急速下降
3 . 周武王克商后,周人视故土为本位的意识强烈,将洛阳称作“东国洛”。周成王迁宅于洛阳后,洛阳地区被周人明确为“天下之中”的“中国”,不再属于“东国”范围。这一变化
A.消除了诸侯割据的隐患B.体现了集权体制的确立
C.反映了关中经济的衰落D.促进了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夏商西周时期,社会的价值观念经历了从夏尊命、商尊神,再到周尊礼、敬德之价值主体转换的发展过程。这一变化
A.废除了宗教迷信的束缚B.适应了商周的社会变革
C.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D.确定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时代的金文,内容以王事为中心;东周时代的青铜器铭文都没有言及天子,王的祝福语也基本消失,“维王某年”的铭文纪年方式也变化为“佳正月初吉丁亥”等句式。这一变化表明
A.血缘宗法关系已经瓦解B.礼崩乐坏局面逐渐形成
C.贵族等级制度开始确立D.大国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及至汉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封建土地所有制已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然而,推行八百年之久的分封制度毕竟在中国土地上根深蒂固。秦朝统一后,原来的六国旧贵族仍在思念故土,而且秦朝的暴政并没有使人民感受到封建统一给他们带来的益处,人民难免对以前分封的时代存有怀念。因此,秦亡之际,在各阶层中又形成了一股要求分封的强大思想。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能够审时度势,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分封,对于稳定社会形势,巩固和维护汉王朝的统一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刘庆涛 左玉莲《试论汉初封国与西周分封制度》

材料二   关于明代总督制度,《春明梦余录》记载“正统而后,或变生于腹里,或衅起于边陲,而诸边诸省一时抚臣多不能振联属之策,兴讨师之罪,保境以自全”,故“列圣振长策而议联属,边防腹里多设总督,以联属而节制之。明代总督辖区大于巡抚的原则也是相当清楚的,如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三边总督、宣大总督、蓟辽总督等等。《明史,职官志》虽然把督抚列入中央监察系统,但对于督抚总领一方,凌驾三司的事实也直言不讳,“凡有大兴革及诸政务,会都、按议,经画定而请于抚、按若总督。”

——摘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初实行封国制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封国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初期总督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西周春秋时代的“都”指拥有“宗庙先君之主(牌位)”的城邑,包括诸侯国的都城,但战国以后,“民之所聚日都”,都特指经济发达或者国君所居的重要城邑。此变化
A.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B.说明了祭祀习俗被民众摒弃
C.体现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D.反映了国君的权威有所增强
9 . 商代统治者事事必同鬼神,以至于每事必占卜,而周代统治者更加重视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礼乐制度和人的主宰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西周
A.确立君舟民水观念B.神权迷信思想衰微
C.推行等级分封制度D.建立宗法血缘秩序
2020-09-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研究发现,殷商的祭祀活动非常频繁,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一次名目不同的祭祀活动;周代则减损了殷商时频繁的祭祀制度,创造了昭穆制度。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商代祭祀制度比周代更为完备B.周代对商代祭祀制度的否定
C.周代祭祀制度比商代更为理性D.周代对商代祭祀制度的继承
2021-04-12更新 | 13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六校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