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周的封国―楚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楚国国君C.卿大夫D.士
2020-10-21更新 | 241次组卷 | 6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2 .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严格的等级关系
2020-10-21更新 | 272次组卷 | 8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2020-10-05更新 | 5587次组卷 | 62卷引用:云南省迪庆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意在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扩大周人统治范围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
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D.利用了上古血缘纽带的统治
2020-08-19更新 | 235次组卷 | 4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封建制度”中“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封”之本义起始于“丰”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其字形状如“植树于土堆”,故“封”是“疆界”“田界”之意。“建”乃由“封”而来,指“建国立法”。这一制度在古代最早应指
A.世袭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分封制
6 .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井田制
2020-08-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这表明当时
A.分封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宗法体系彻底瓦解
C.传统隶属关系完全消亡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2020-08-03更新 | 303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 2019 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春秋曾侯宝夫人墓的编钟,上有“余(曾侯宝)文王之孙,穆之元子,出邦于曾”的铭文,曾国最初“左右文武”(辅佐周王室),后来则“左右楚王”(臣服于楚国)。曾国“左右楚王”的史实反映出   
A.最初分封范围仅限于王族B.诸侯有权在领地继续分封
C.诸侯国联盟以反对周王室D.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动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753次组卷 | 216卷引用: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怒江新城新时代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下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分封制保证了周统治的成功D.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2020-06-23更新 | 78次组卷 | 3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