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至春秋时期,家臣制进一步发展完善。异姓家臣的任用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家臣的选任逐渐突出贤能的重要性,家臣的职能由管理卿大夫家事扩展到执掌国家政权,家臣权力上升且家臣身份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家臣制变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利于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B.强化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宗法制的发展完善D.社会阶层固化趋势逐步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著名史学家冯尔康认为,从殷周到现代,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经历了先秦典型宗族、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近现代宗族变异时代五个阶段的变化。这种变化表明我国古代宗族制度
A.社会功能逐渐增强
B.政治功能彻底消逝
C.主体呈官僚化趋势
D.不断推动社会转型
3 .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加财产分配;到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的趋势是
A.嫡长子权力日益衰落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封建家长制下家长的权力日益巩固
D.传统家庭观念解体
4 . 西周时期“封人”是中央之官,负责沟封疆界,并兼及祭祀、宾客、会盟等诸事项。到了春秋时期,“封人”多设在诸侯国,且前面冠以地名,变成了守疆之官,常受列国君主的宠嘉和重视。“封人”职责的变化反映了(       
A.地方治理走向成熟B.疆域观念渐趋强化
C.权力下移趋势加强D.华夏认同不断发展
2023-03-10更新 | 446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这表明当时
A.出现了天下一-统的趋势B.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
C.经济文化交流比较频繁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礼器风格兼有北方戎族色彩,晋国公室也多次与戎狄通婚,赵国的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这些史实
A.反映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
B.说明少数民族文化日益成熟
C.表明分封宗法制度走向崩溃
D.印证了民族交融趋势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
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2018-11-05更新 | 1276次组卷 | 6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春秋时期,大国打出“尊王”的旗号争夺霸主地位,挟天子以号令其他诸侯;战国时期,诸侯不再尊崇周天子,自行称王并互相攻伐兼并。这反映出当时
A.统一趋势逐渐增强
B.中央集权日趋瓦解
C.贵族政治业已崩塌
D.宗法原则受到冲击
2018-05-18更新 | 260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汪清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498年,针对鲁国三位国相超越规格的城墙,孔子协助鲁定公实施“堕三都”的行动,最终失败;公元前453年,晋被赵、韩、魏三家成功瓜分。这两个历史事件反映了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本质
B.战国时代的到来
C.当时社会转型带来的动荡
D.统一趋势的加强
10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①由诸侯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②由百家争鸣走向独尊儒术
③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④由奴隶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016-11-18更新 | 7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