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觚”是行礼所用的酒器。春秋后期,不少诸侯国将觚下方的方形棱角改为圆形,这样既增加了容量,又更加便于制作(如图1、图2所示)。后世文人却大多认为这一“改进”是“为政不得其道”“君臣父子各失其本分诸义”的写照。这说明,春秋时期青铜礼器的变化(     

   

A.助长了民间的奢靡风气B.得益于铸造技术的进步
C.揭开了礼崩乐坏的序幕D.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
C.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3-05-11更新 | 15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届海南海南中学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齐受封之初,就与营丘周围夷族部落产生了地缘政治上的矛盾,因此齐立国后便采取了一些缓和族群矛盾的措施。可见西周分封制的推行(     
A.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强化了周王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有利于推动华夏民族的形成D.消除了周与其他部族间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考古研究表明,西周初期,作为殷遗族氏和商文化重要标记的金文族徽铜器分布较为分散,其名称、类型也大多与商代晚期相同;但到了西周晚期的殷遗后裔墓葬中,有些铜器已不见族徽,器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周礼“重食”的特征。这表明(     
A.殷商遗民丧失本族特征B.周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
C.西周农业生产水平提升D.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2023-04-02更新 | 1426次组卷 | 12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华侨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2023-03-03更新 | 294次组卷 | 4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海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表

资料

出处

“文王孙子,本(宗)支(子)百世。”

《诗经·大雅·文王》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诗经·大雅·板》

“此令(意即好或善)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意为害)。”

《诗经·小雅·角弓》

据表可知,《诗经》(       
A.主张约束民众行为B.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
C.提倡削弱诸侯权力D.对诸侯争霸进行劝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记载,西周在举行“射礼”时,不同身份等级的人所使用的乐曲不同,王用《驺虞》,诸侯用《狸首》,大夫用《采苹》,士则用《采蘩》。材料所述制度维护了(     
A.王位世袭制B.君主专制C.宗法制D.分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现象。下列政治制度与此相关的是(  )
A.禅让制B.宗法制C.察举制D.科举制
2023-02-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10 . 某制度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该制度是(     
A.宗法制B.王位世袭制C.三公九卿制D.礼乐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