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时期小宗世袭为大宗家臣,异姓亦可世袭为家臣。到春秋,家臣势力逐渐增强,由西周的“宗法性家臣”发展成春秋后期“执国命”的“陪臣”。这一变化推动了(     
A.官僚政治的形成B.世卿世禄的终结
C.专制王权的衰落D.宗法观念的崩溃
2 . 有学者指出武王灭商后新分封的诸侯国领土大多“取之所灭国与隙地”,而对于原先存在的诸侯国则“抚而有之,与之相安而已,岂得易其疆界哉?”据此可知,西周初年
A.建立起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对存留的诸侯国控制力有限D.新旧诸侯国之间有互相牵制
2022-03-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3 . 继汉武帝削藩之后,晋武帝司马炎再次恢复古代分封制,大封司马宗室二十七人为王,然而到晋武帝的儿子惠帝统治的晚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统一局面再次崩溃。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晋武帝恢复分封制目的是为了保持司马氏一统天下
B.汉晋的分封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西周的分封
C.分封制在古代中国反复上演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D.历史证明分封制始终不利于维护统治
2022-03-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国语·楚语》中记载:“大夫以上食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这一内容体现了
A.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B.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君存百姓的民本思想的体现D.分封制度下严格的等级秩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时期,“孝”走出了家族伦理的范围,由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扩大为诸侯对天子的义务,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又延伸为政治上的君臣关系。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度成为分封制度的基础B.伦理和政治实现了结合
C.家国一体的政治局面开始形成D.中央集权体制雏形初现
6 . 公元前1040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封微子启于商王朝故都商丘以续商祀。其主要目的在于
A.开疆拓土B.强化王权C.政治安抚D.监督商民
2021-11-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实行“朝聘制度”。“诸侯之于天子,比年(每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朝”是诸侯亲自去王都朝拜天子,“聘”指诸侯派大夫代表自己去问候天子。当朝不朝,天子将对违制诸侯进行处罚。据此可知,当时
A.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B.礼制与政治相结合
C.周王扩大了统治区域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021-10-07更新 | 853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年北京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8 . 《诗经》中有很多赞颂祖先或当权者功德的名篇,有谓:“……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商之孙子,其丽不亿(指数量众多)。……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指天命无常)。”结合所学,下列各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牧野之战击败商王朝军队的主力       ②政治制度体现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
③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维护政治秩序       ④旧商贵族微子启臣服于周而被封于宋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周代政治中,“乐”和“礼”具有同等的地位,即所谓“礼乐行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因此就有了“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理论概括。这说明周代“乐”和“礼”结合的目的是
A.巩固并扩大统治疆域B.维护贵族间的等级秩序
C.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D.保证对封国的集权控制
10 . 商朝甲骨卜辞中有女性主持出兵祭祀的记载:西周金文关于出兵祭祀的记载则全是男性担任主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的宗法制度较为完善B.西周的礼乐制度更加规范
C.金文比甲骨文更具可信度D.西周对军事活动更加重视
2021-09-14更新 | 819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