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武王灭商后新分封的诸侯国领土大多“取之所灭国与隙地”,而对于原先存在的诸侯国则“抚而有之,与之相安而已,岂得易其疆界哉?”据此可知,西周初年
A.建立起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对存留的诸侯国控制力有限D.新旧诸侯国之间有互相牵制
2022-03-1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2 . 继汉武帝削藩之后,晋武帝司马炎再次恢复古代分封制,大封司马宗室二十七人为王,然而到晋武帝的儿子惠帝统治的晚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统一局面再次崩溃。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晋武帝恢复分封制目的是为了保持司马氏一统天下
B.汉晋的分封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西周的分封
C.分封制在古代中国反复上演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D.历史证明分封制始终不利于维护统治
2022-03-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西周时期,“孝”走出了家族伦理的范围,由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扩大为诸侯对天子的义务,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又延伸为政治上的君臣关系。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度成为分封制度的基础B.伦理和政治实现了结合
C.家国一体的政治局面开始形成D.中央集权体制雏形初现
4 . 公元前1040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封微子启于商王朝故都商丘以续商祀。其主要目的在于
A.开疆拓土B.强化王权C.政治安抚D.监督商民
2021-11-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诗经》中有很多赞颂祖先或当权者功德的名篇,有谓:“……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商之孙子,其丽不亿(指数量众多)。……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指天命无常)。”结合所学,下列各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牧野之战击败商王朝军队的主力       ②政治制度体现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
③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维护政治秩序       ④旧商贵族微子启臣服于周而被封于宋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在某--时代就已经酝酿出“天命无常”的观念,开始认为吉凶祸福不能归咎于神,而是系于统治者的行为,即人对自己的行为具备了责任感的人文觉醒。这一时代是
A.商朝B.西周C.秦朝D.宋朝
2021-08-29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
7 . 《晏子春秋》中记载:“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以策,通之诸侯……材料信息说明当时
A.井田制仍然长期存在B.郡县制已在齐国普及
C.丝帛是主要书写材料D.分封制尚未完全解体
8 . 考古发现,江苏、安徽、广西、湖北、甘肃、辽宁等地都有西周青铜器出土,且艺术风格与西周都城地区几乎一致。这主要得益于
A.禅让制B.分封制C.井田制D.郡县制
2021-08-2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春秋鲁文公十八年,公子遂杀死太子恶及其母弟公子视,而立庶子馁,即鲁宣公,遭到文公夫人的哭诉:“天乎!仲为不道,杀嫡立庶。”并由此引来“市人皆哭”的同情之声。这表明当时
A.鲁国统治名存实亡B.分封制度土崩瓦解
C.社会风气崇尚正义D.宗法制度影响深刻
10 . 周初,天子封唐叔于晋。《左传》记载:“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这最能说明
A.诸侯国争夺霸权的隐患B.分封制面临瓦解的趋势
C.晋扩大周朝统治的范围D.周朝必亡于戎狄的命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