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据现存的西周册命金文可知,周王委派臣属的职事,主要局限在两个领域:一是对王室直属的群体或领地范围的管理;二是对臣属周天子的家族、诸侯的管理,主要是对各家族、诸侯国之间纠纷的调节和贡赋、劳役的征收,尚不涉及民事、行政等。由此可知,当时(     
A.内外服制度得到了延续B.国家治理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C.诸侯国独立性日益增强D.原始的民主传统仍存在影响
2024-05-1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周代,许多日常冠礼(男子成丁礼)、婚丧礼、宗族成员的盟誓等,均在宗庙进行,宗庙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左传》记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亡父宗庙牌位)庙”,从异姓到同姓、再到同宗、同族,血缘关系由远到近,强调了宗子(指大宗的嫡长子)的权威。由此可见,周代宗法制(     
A.维护了社会的长期稳定B.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C.强化了统治者专制统治D.构建起和谐的祭祀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北京琉璃河出土的周代青铜礼器——堇鼎,其上铭文大意为: “‘堇’奉燕侯之命,到都城向召公奉献食物,召公赏钱给堇,堇用这些钱铸造了该鼎。”此铭文佐证了《史记索隐》中记载: “召公奭受封于燕,但本人并没有去,他留在都城继续辅佐周王,派遣长子前往燕国。”这可说明(     
A.周初分封制度尚未完善B.《史记索隐》抄袭了堇鼎铭文
C.血缘宗法制度完全确立D.史料互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2024-04-05更新 | 38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西周中期的佣伯和其妻毕姬的墓葬中,毕姬墓随葬有五鼎五簋,而佣伯墓随葬了三鼎一簋。有学者认为,这主要缘于毕姬出身于周人之强宗毕氏,而倗伯因其少数民族土著的狄人身份成为周人的附庸。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政治实力冲击宗法制度B.等级观念阻碍民族融合
C.血缘与政治的结合紧密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西周初年,统治者在很多重要场合使用殷礼,但在周成王六年后,立国前“西土”风格的铜器倍受推崇,大小相次的列鼎和列簋制度雏形形成。这表明西周(     
A.青铜铸造技术更加成熟B.革除了殷礼的落后因素
C.治国理念愈益关注民生D.试图重塑社会统治秩序
6 . 西周初期,“王家”指周王个人的家庭(排除那些已建立宗族的周王兄弟)及维持其财产的管理系统,与“王朝国家”(指中央政府官员体制)均代表周王进行运作。西周后期,“王家”与“王朝国家”分离,“王朝国家”逐渐获得“自我决定的运行体系的特点”。这一变化(     
A.反映出集权体制下的局部调整B.推动了周王朝的官僚化进程
C.淡化了权力分配与血缘的关系D.表明人文精神促进理性行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西周诸侯国经由天子“授民授疆土”而建立,诸侯国居民由周人、殷人旧族和当地土著构成,各封国内原属于不同族属的社会成员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杂居。这表明分封制(     
A.继承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B.有利于文化的整合与交融
C.维护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D.减少了贵族内部利益冲突
2024-02-0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周中后期,周宣王不顾大臣的反对立鲁武公次子戏为储君。鲁武公死后,戏即位为鲁懿公,后来鲁人杀懿公而立武公长子括之子伯御。伯御因未得到周宣王的承认而被周宣王所杀,伯御成为西周鲁国唯一一个没有获得王室谥号的国君。这表明周宣王时期(     
A.嫡长子继承制已被废除B.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
C.尊卑等级秩序开始淡化D.王权专制得到了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周代在祭祀方面,特别重视嫡庶之隔、亲疏之别,并规定“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这一规定旨在(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家国同构,宗君统一
C.维系等级,巩固统治D.传宗接代,继承权力
2023-10-18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河南省三甲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校内自测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诸侯或王官第一次受命为王臣,包括诸侯及王官的后嗣如继续担任诸侯或王官,周王必须进行再一次的任命。只有经过周王册命的诸侯或王官的继承人,其身份和地位才是合法的。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保障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B.彰显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
C.维系了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D.强化了君臣间的契约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