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下表是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兼并的史实,反映了春秋时期(       
诸侯国灭国数目/个说明
42楚灭国之数是较多的,当中包括蔡、息、申等姬姓诸侯国
约20春秋时期,秦集中向西面拓展,兼并犬戎、冀戎等西戎小国
17晋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兼并了周围大量小国
约30齐桓公时期兼并了大量位于今山东省境内的诸侯国
A.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形成B.楚国最先成为霸主
C.传统政治秩序走向崩溃D.分封制已完全瓦解
2024-02-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周时期,只有周天子才有权力发动战争,或者赐予诸侯发动战争的权力。春秋时出现“春秋无义战”、“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出周朝(     
A.中央集权明显削弱B.传统的政治秩序被破坏
C.兼并战争日益激烈D.民族关系出现重大变化
3 . 据《左传》记述:“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礼”) 以观德,德以处事。”春秋时期,“德”的内涵不再强调礼乐等级和对天子的服从,转而强调对民的重视。战国时期,“德”的内涵呈多元化发展,其中部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宗法秩序逐渐破败B.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C.变法运动开始兴起D.统一之势渐趋明朗
2024-01-23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此后近70年,曲沃祖孙三代杀逐晋国五位国君,最终成为晋国的新主人,史称“曲沃代翼(翼,晋国都城)”。这反映出 (     
A.宗法分封制走向解体B.周王室势力日趋衰微
C.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D.晋国因内耗加速衰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至春秋时期,“公”主要指国君、祖宗,“私”主要指卿大夫,“公”“私”的价值色彩不浓:到战国时期,“公”则主要指国君和朝廷,以及公平、公正之义,“私”则主要指百官和普通民众,以及私心、私欲等。“公”“私”的指向和价值内涵的变化反映了(  )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汉字含义日渐丰富C.君主专制逐渐确立D.宗法分封日趋瓦解
2023-10-05更新 | 267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6 . 晋国在献公以前,贵族主要依靠分封获取土地,分封的标准不是看功劳大小、能力高低,而是看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但到了晋文公时分封的原则变成了“尚贤便能”“论功行赏”。据此可知,晋文公时期(        
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B.选官制度已出现重大变革
C.诸侯权力被大臣架空D.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
7 . 晋厉公被弑后,悼公受大臣拥立时说:“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抑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从,将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这说明(     
A.晋悼公受到大臣的忠心拥戴B.卿大夫掌握了晋国大政
C.周天子已丧失天下共主地位D.晋国的分裂已不可避免
8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由此可见,当时(     
A.礼乐制度彻底消亡B.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
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挑战
2023-06-28更新 | 162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几百年间,所谓“先秦游士无宗国”的局面形成,下表内容是史籍中明确记有出生宗国和活动国的著名人物统计情况(部分)。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

孙武

伍子胥

吴起

公孙(商)鞅

张仪

吕不韦

李斯

宗国

主要活动国

A.户籍制度尚未确立B.贵族政治趋向瓦解
C.诸侯国努力招揽人才D.士阶层队伍日益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鲁国的孔僖子(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对礼仪不熟悉,他感到遗憾,临终时吩咐他的儿子孔懿子和南宫敬叔去师事孔子。据此可知当时(     
A.私学兴起并发扬广大B.礼乐文化不断繁荣
C.宗法分封制度渐趋崩坏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
2023-05-21更新 | 725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