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春秋时,楚庄王曾诠释“武德”,认为“武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这一诠释体现了他对社会安定和民众利益的追求,也符合周初以来华夏对“德”的理解。之后,他又举(周)武王之例,显示其欲以武王为效法对象。这反映出楚庄王(     
A.对华夏文明的认同B.有同周武王一样的功绩
C.对强大武力的向往D.以儒家思想为立国基础
2 . 赫章可乐西南夷民族墓葬遗址,被列为建国后“贵州考古十大发现”,属古代夜郎时期(战国至西汉成帝年间),考古发现以卷云纹铜柄铁剑、铜剑和铜戈最有特色,表现出高超的技术水平。上述材料反映了(     
A.当时西南地区割据纷争、战争频繁B.夜郎地区与中原联系密切
C.这些兵器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冶金水平D.西南地区长期脱离中央政权的管辖
2023-04-0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距今5500年左右开始,中华文明各地区之间交流日益密切;距今4500年以来,中原地区开始呈现出汇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并率先发展的趋势;距今3800年前后,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格局。据此可知,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中华文明
A.起源星罗棋布与多姿多彩B.注重文明交流与文化认同
C.始终以中原和农业为中心D.坚持独立发展与自成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