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孟子·离娄下》中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邹,西夷之人也。”这些文献记载可用于说明(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B.戎狄蛮夷被华夏文化所同化
C.华夷的界限被彻底打破D.华夏族的正统地位逐渐丧失
2024-05-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以秦、楚、吴、越等为代表的蛮夷诸政权发展壮大,并向中原地区聚集。为了争得“正统”地位,采取“以夏变夷”的政策,用“周礼”改变旧俗,甚至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以争得“诸夏”的身份和地位。材料旨在说明(     
A.各族的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B.各国积极变法以谋求富国强兵
C.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破坏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依旧稳固
2024-05-1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3 . 《史记》中常常将华夏中国与“四夷”并举,如“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陛下即位,存抚天下,辑安中国”,“故天子得道,守在四夷;天子失道,守在诸侯。”这些叙述体现出(       
A.华夷共祖的思想B.民族和地域的差异
C.华夏优于“夷狄”D.大一统的王朝观念
2024-04-24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浙江卷01)(21+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4 .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打破了先前诸侯割据的疆界,以禹的名义把战国时的天下分为九州,既包括中原地区,又涵盖了四夷之地。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有了统一族群观念B.战国时期分封制开始遭破坏
C.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势力衰微D.此书托禹名义而无研究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高度的文明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许多邦国部落逐渐融入,给“华夏”注入新的活力。“华夏”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A.推动了诸侯国富国强兵的步伐B.导致诸侯争霸的兼并局面更加剧烈
C.成为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原因D.为统一多民族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2022-09-12更新 | 2173次组卷 | 34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青岩书院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华夷之争是贯穿春秋战国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西周时期,华夷之争已比较激烈。到春秋,四夷的势力有增无减,并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后人概括当时的形势为“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下面对这一段历史的解释错误的是
A.中原霸主齐桓、晋文事迹即是华夷之争的体现
B.戎狄蛮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是在种族血缘方面
C.华夷关系并非只有斗争,双方也存在密切交流
D.华夷之争也促进了华夏认同,丰富了华夏文明
7 .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族原来自称“华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民族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指(     
①少数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②华夏族吸收新鲜血液发展壮大
③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④各个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