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

——摘自《论语》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不失其时,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入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是故明君制民之产,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摘自《孟子》

材料三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有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思想。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
(3)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的思想有何关系。
(4)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孔孟思想在唐朝贞观年间有何具体体现。
2 . 读图,完成习题。

(1)将图中七位思想家按学术派别归类, 并列举各学派的核心思想或主张。
(2)依据上图, 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结合所学, 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意义。
(3)依据各学派的思想主张, 概括“诸子百家”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3 .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十分活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西汉]戴圣《礼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

材料二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材料三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荀子》


(1)材料一反映出从商朝到春秋时期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关于人际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根据材料三,指出孟子、荀子对人性的不同看法,孟子、荀子的思想有何一致性?
2022-10-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