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礼原是一个集制度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为一体的社会控制系统,但春秋礼崩乐坏的乱世曾使思想陷入一个迷茫期,“变风”、“变雅”即反映了当时思想的迷茫。但乱世与迷茫又促使哲人们对社会作深刻的思考,酝酿着中国“轴心时代”的哲学突破,到春秋末终于出现了孔子和老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到战国时期,由于列国纷争日益激烈,思想界也进入一个以“强国”为主题的“百家争鸣”时代。

但随着战国后期统一形势的逼近和专制主义的发展,诸子百家也在对时势的调适过程中自发地进行着分化、组合与竞争。其实,诸子表面上高谈阔论,议论是非,其目的多是为了“货与帝王家”,只是各家皆有所长,亦有所短。

——摘编自王四达《周秦的社会变迁、思想调适与中国传统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儒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也可以说是人际关系学,它的特点是重视从道德修养方面来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并且要求从个人做起,正心、诚意、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这样逐步推广,而个人修身则是基础,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学对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在以“仁”为核心的人生价值,就是教导人们怎样去做人。无论权力大小和地位高低,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是平等的,从个人、家庭到国家社会,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特点。儒家的道德规范及其思想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且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

——摘编自李锦全《从儒学发展进程看儒学的前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