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影响及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力图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如孔子的富而教之,老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王道与仁政,荀子的人定胜天,韩非子的法、术、势等。这些思想(     

A.有助于文化认同B.体现社会转型特征C.加剧了诸侯割据D.受变法运动的影响
2023-10-18更新 | 816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平许济洛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史墨在筮占实践中推究人事变化规律,提出“火胜金”“水胜火”之论;战国时期的邹衍以五德(金木水火土)相胜之说解释王朝更替;战国时期儒家思孟学派将“五行”赋予了伦理道德的内容。这些思想(     
A.传承了“敬德保民”的为政理念B.反映了思想分化的社会现实
C.彰显了对自然和人文关系的探索D.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宣扬礼乐文明;法家希望通过法律的手段达到至德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道家则从“法自然”的角度反对战争。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追求有序稳定成为社会要求B.施行仁政的基础在于重德
C.思想领域趋同倾向日益明显D.百家争鸣推动了社会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子夏到后来属于魏国的西河讲学,授徒三百,其中李悝成为法家著名的改革家,吴起是兵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田子方、段干木具有道家思想,禽滑厘是墨家巨子,公羊高、谷梁赤注重研究儒家的《春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     
A.诸子百家思想同源异流B.士人热衷于创立学派以标新立异
C.思想的多元化发展趋势D.儒学深刻影响统治者的执政理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在谈到《淮南子》“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时说:“自庄、荀以下评骘诸子,皆比较其同异得失,独淮南则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大指谓皆起于时势之需求而救其偏敝,其言盖含有相当之真理。”据此可知,诸子学说的兴起(     
A.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目的性B.促进了社会变革的到来
C.彰显了各学派风格的特性D.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6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潮中,儒家的“大同”,墨家的“尚同”,道家的“小国寡民”和法家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下权力格局彻底瓦解B.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
C.文化发展具有开放性的特征D.士人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2022-10-21更新 | 99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开学热身训练(历史)-卷04
7 . 荀子主张“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韩非子提出“观其所举,然明主不羞其卑贱也,以其能为可以明法,便国于民,从而举之”;墨子主张“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与之爵、重予之禄”。他们的思想主张(     
A.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B.助推社会转型的演进
C.促进中央集权的建立D.完善了人才选拔机制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明的突破

材料一   所谓精神突破,指的是价值取向、精神方向的根本突破或转型,是意识形态系统的解构重建。所谓轴心突破,即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的精神突破,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精神突破。这次精神突破的标志,就是世界几大主要文化类型分别诞生了各自主要的文化代表和思想主张……以后的人类思想就围绕着这些轴心开始旋转,形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思想文化史。

——摘编自赵士林《中华民族∶未完成的精神突破》

材料二   中华文明发生突破的时期,正是春秋战国时代。这种突破,从思想层面看,表现在诸子百家思想的出现。这些新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本路向,其价值观念也如基因一样不断在以后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中重构着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形态。与思想突破互为因果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被战国群雄以制度变革的方式保存下来,再经由秦朝的整齐划一成为历代制度的渊薮。

——摘编自李磊《编户齐民制与传统中国的国家能力》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的突破”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07-13更新 | 51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某战国竹简有如下记载:“虽贫以贱,而信有道,可以驭众、治政、临事、长官……故兴善人,必熟问其行,焉观其貌,焉听其辞。既闻其辞,焉少小穀(官职)其事,以程其功。”这一记载(     
A.表明宗法分封制度崩溃B.渗透儒道思想理念
C.反映私学兴起解放思想D.体现官僚政治特征
2024-02-22更新 | 428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为战国末期吕不韦所编著的《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家文献的征引情况统计(单位:份)。据表可知,这一做法(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351311
A.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B.奠定了政治变革理论基础
C.反映了思想发展潮流D.消弭了各家学派思想隔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