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影响及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经月累时,犹得以涉山川,冒历风霜,识天地之高厚,亲民物之繁变,其所以强身体而壮精神之道”,其弟子三千,从卫、吴、齐、家、音、等西来,孔子海历,争习宣扬君子六艺,体会“山水之德”,庄子“经百川千岭,习诸国之精华,传天人合一之真”、子“其生平足迹所及,则尝北之齐,西使卫,又层游楚,前至那,后客音阳”,他带领弟子在海学过程中主要以说止战为主也为“与工肆之人”传授实用之艺,战国时提倡“行医”,名医带徒游四方,送医治病,系药集方,知神医向,カ了寻求医学之法足迹遍布、赵、楚、等国。

——据林雅琴《百家齐游: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学考察》等


根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游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界之势力之影响于学术,岂不大哉!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之光焰,此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自汉以后,天下太平,武帝复以孔子之说统一之。其时新遭秦火,儒家唯以抱残守缺为事,其为诸子之学者,亦但守其师说,无创作之思想,学界稍稍停滞矣。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担簦访道者,接武于葱岭之道,翻经译论者,云集于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陀之教极千古之盛矣。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然当是时,吾国固有之思想与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不相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调和之,此又由受动之时代出而稍带能动之性质者也。自宋以后以至本朝,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至今日而第二之佛教又见告矣,西洋之思想是也。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190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明王国维所谓“能动时代”与“受动时代”的含义及表现。
(2)请证明自宋至晚清中国“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的观点。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周王本身靠自有的地盘维持他的军事实力,丧失了这领域之后,对诸侯的仲裁也鲜有成效,各国的进贡也告终止。……社会的流动性起先使贵族间的等级不容易保持,继之则连贵族与平民间的界限也被冲破。生产增加,铜钱开始流行,教育普及。迄至东周末叶,以平民出身的学者也周游列国,说辩于诸侯之间。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战国者,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分析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革命性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