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秦始皇的面相。某教师为学生做有关“秦始皇嬴政”的专题讲座。

材料一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大洽濯俗,天下承风……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黔首修洁,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秦]李斯《会稽刻石》

材料二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西汉]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   他(秦始皇)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的面相。
(2)通过材料二,还可以看到“秦始皇”的哪一面相?
(3)材料三可与上述哪则材料相佐证?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陈述你眼中的“秦始皇”,并从证据的角度说明理由。
2024-01-12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图为古代中国某朝代的中央权力架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西晋D.隋朝
2023-12-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63次组卷 | 456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考证,秦王朝设置的36郡,大致有三种情况:因袭战国时期各国故郡17个;征服六国新旧国都改置的郡9个;重要地区或交通要道新置郡10个。据此推断,秦朝地方管理机构的设置(     
A.实现了各地均衡分布B.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C.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D.凸显了秦国故地优先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县官”一词,传世文献中先秦时期仅有两例。秦汉以后文献中则大量出现“县官”一词,如《史记》中含注共出现36次,《汉书》中含注共出现82次,《后汉书》中含注共出现28次。这反映了(     
A.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度B.秦汉注重史学研究和编撰
C.商周时期中央集权弱化D.秦汉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地方郡县长官可以世袭
③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   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11-2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7 . 秦汉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二   汉景帝时,窦太后期望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候,汉景帝表示“请得与丞相计之”。于是与丞相周亚夫商议,周亚夫以高帝刘邦“非有功,不得侯”的预先约定予以坚定的拒绝,汉景帝默然而有沮丧之色。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汉高帝六年(前201年)九月,匈奴冒顿单于引兵攻太原,后来,冒顿单于指挥40万匈奴大军,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

——《史记》

材料四   (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之一是不分封子弟,孤立无援,故而又重新分封了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同姓王。……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

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制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1)材料一中的“寡人”指的是谁?他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西汉政府面临怎样的威胁。到汉武帝时,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首建封建朝廷,实行郡县制,这就构建了从朝廷到地方,从三公诸卿到乡里什伍的一套庞大的、多梯级的统治机构。”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从各级官员缺乏监督机制B.形成层层分封的等级秩序
C.垂直管理的集权官僚体制D.权力分配合理且办事高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2023-05-18更新 | 396次组卷 | 229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秦从统一到灭亡仅仅14年,但他完成了长城、灵渠、阿房宫等古代重大工程和修建了绵延几千里的驰道。这些举世闻名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A.秦朝严苛的法律B.统治者对战争的重视程度较高
C.秦朝统一后人民积极性提高D.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