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政权的建设

材料一   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是“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权,必须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妥善划分地方行政层级,有效分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并对地方官员权力实施监督。第二,处理好郡县与分封的关系。第三,中央权威、政令畅通是必备条件。

——摘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秦朝的统治措施如何体现了大一统的国家治理?

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原则。

材料三   1939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差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403月,中共中央发布《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规定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的分配上,实行“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例如,在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临时参议会中有国民党人士50余人;在晋绥根据地,国民党爱国将领范续亭当选为行政公署主任;在苏北根据地,爱国绅士韩国钧当选为临时参议会名誉会长。

——摘编自张海鹏《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进行政权建设的意义。

材料四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简述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初步建立的表现。
2024-01-31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主观题汇编——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67次组卷 | 456卷引用:初升高检测卷(一)-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之墓。迄今已出土1万余件(套)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重要文物列表

1木牍约200版,竹简约5000枚。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其中不少为失传的古代典籍。
2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摆放在刘贺床榻前,是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屏镜”,上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孔子像。
3粮库内发现有水稻、粟、甜瓜、梅等多种可食用植物遗存。
4大量黄金货币和金银饰的车马器,仅金器就有478件,重量约115公斤;种类包括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版等,以及以金银技法(鎏金银、错金银、包金银等)加工的车马器等。
5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是内地出土最早的“带有回首式走兽纹的马具”。
6作为编钟架构件的鎏金青铜钩取骆驼,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

——摘编自王子今《海昏侯墓团考古与西汉史的新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之间政治制度“大变局”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反映的西汉中晚期的社会状况。
2023-11-04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考前必刷专题之必考主观题20题专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材料中的“独制”与“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     
A.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B.郡守与县令世代镇守地方
C.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D.县令接受郡守的监督任命
2023-10-11更新 | 89次组卷 | 51卷引用:第02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历史暑假精品课(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代中国国家治理,对于今天探索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摘编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元朝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省制度……在邻近首都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称为“腹里”……吐蕃作为一个单独的大行政区,也未设行省……起初行省带有比较明显的中央派出机构色彩,至忽必烈后期已基本上转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

材料三   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清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使得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列举汉代、唐代、宋代为加强皇权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管理“腹里”和吐蕃地区的机构名称,并简述后者的职能、元朝行省制度创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治理边疆时遇到的新问题,并列出清代前期巩固疆域的主要措施2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对秦始皇统一和秦制给予高度评价: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


——据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同时,中国按照自身发展的轨道滑行,国力达到了全盛。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另一方面,无论是沙俄,还是西欧列强,皆是清朝以前中国历代王朝从未经历过的强劲敌手,在此情况下,外来的欧洲式的领土、主权与国际法的概念,帮助清朝确立了中国领土管辖范围的明确界限。

——摘编自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做出的贡献。
(2)从材料二中提取两条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前期中国疆域发展到极致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广全国,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郡。郡设郡守,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各郡每年必须定期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税收收入、治安情况等,中央对其下属进行考核。这反映出秦朝(     
A.世袭制度完全退出政治舞台B.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C.中央财政收入实现迅速增长D.监察制度保障社会长期稳定
8 . 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该学者认为,秦朝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B.强化思想控制,实行愚民政策
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
2021-11-07更新 | 178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9年8月20日《每日一题》必修1 ——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
9 . 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每逢遇到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君主为了集思广益,要召集或责成宰相等中央有关官员,在廷臣会议上共同讨论,达成初步的共识后,将廷议结果呈达御前,由君主裁决,即所谓“兼听独断”.由此可见廷议制度
A.对皇权形成了有效制约B.体现了民主集中的特征
C.可以减少政府决策失误D.造成政务运行效率低下
10 . 秦在“相”基础上,加一“丞"字,设丞相,含有“承天子之令,助理万机之意”,这与当时各国仅以“相"为“百官之长"有很大差别。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秦朝创立了丞相制度B.秦国创新了行政管理体制
C.秦国完善了选官机制D.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
2021-04-28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对点变式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统编版)-必考点03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