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2 . 《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之后,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数目大为增加,行省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长期的战争以及行省需要重兵驻扎,从而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行省的发展,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最终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古代中国的县出现在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郡大概到春秋末期才出现,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二 在秦汉时期,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马帝国仍存城邦时期血缘关系的残余。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县的机构大,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帝国那样复杂。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性质,所以罗马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行省主要负责税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事务,不及秦汉县管辖得那样广泛。尽管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行省控制不断加强,但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郡县制和罗马帝国行省制建立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2020-03-06更新 | 811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论者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从“封建政治”到“郡县政治”实质上反映的政治演化趋势是
A.从分封制到郡县制B.从诸侯分裂割据到国家统一
C.从世卿世禄制度到科举取士制度D.从宗法血缘政治到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2020-02-1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一中2013届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下列官职或机构,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秦朝的御史大夫   ②两汉的刺史   ③北宋的枢密使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6 . 许倬云认为:“帝国时代得以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该论断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融合B.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相结合
C.神权政治和世俗政治相结合D.“家天下”和“公天下”共存
7 . “考秦之制……内外管制为同一系统”。丞相与地方郡守掌民事,御史大夫与地方郡监学监察,太尉与地方郡尉掌军事。这反映了
A.秦朝出现了中央集权的体制B.官僚政治已经取代贵族政治
C.官僚队伍出现臃肿重叠现象D.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集体商议B.皇权独尊C.世袭传承D.政务繁忙
2020-01-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上世纪末出土文物秦朝“封泥”(官印按于泥上作为密封凭证)的部分墨拓款式效果图,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宫司宫丞

相丞之印

少府工丞

府印

A.丞相制度影响官僚系统B.文书密封制度开创于秦朝
C.秦朝官僚政治运行有序D.封泥上的篆刻字体为隶书
2019高二·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某老师讲解下边知识结构图时最有可能得出的认识是
A.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C.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局面形成D.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固了统治
2019-11-15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云阳盘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