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秦始皇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于是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在全国确立了(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
2024-02-0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63次组卷 | 456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统一后的国家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中央一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     
A.直接体现了儒家的大一统理念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C.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发展趋势D.有效巩固了秦王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2023-11-23更新 | 147次组卷 | 9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朝时确立了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谥号”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为由,废除了谥法。秦始皇的这一做法目的是(     
A.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B.确立皇权世袭,传至万世
C.凸显皇权至上,不可僭越D.表明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始皇统治时期,调集了数十万农民、罪犯参与修建秦始皇陵。学者在对出土的相关劳役员瓦片墓志铭的研究中发现,劳役人员出身地点的地名共十四个,分别属于三晋、齐鲁和楚国故地。这一发现可用于说明秦朝(     
A.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B.社会治理较为残暴
C.区域经济文化联系的加深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中央任命D.地方推举
2023-09-02更新 | 424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居家学习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汉与罗马》一文认为,“基层政权出天下”是秦汉能建成世界最早现代国家的原因。下列关于“秦汉基层政权”说法正确的是(     
A.起源于秦朝并被后世王朝沿用B.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且可世袭
C.标志着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D.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023-08-04更新 | 339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有学者研究简牍发现,秦代上级机构向下级机构下达的行政文书中通常有“书到相报,不报,追”等字样,郡向属县下发文书时也特别要求“别书相报……”,汉代同类文书则不再额外强调。这说明(     
A.秦代集权体制有其限度B.汉代官吏管理水平提高
C.汉代交通利于文书传递D.秦汉治国思想发生转变
2023-06-21更新 | 3446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秦从统一到灭亡仅仅14年,但他完成了长城、灵渠、阿房宫等古代重大工程和修建了绵延几千里的驰道。这些举世闻名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A.秦朝严苛的法律B.统治者对战争的重视程度较高
C.秦朝统一后人民积极性提高D.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