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2 道试题
1 .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内史杂》明确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汉代文献中更是记载道:“公府椽(指属官佐吏)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这反映了秦汉时
A.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B.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
C.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D.三公九卿间既配合又牵制
2017-06-04更新 | 587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秦汉时设朝议制度,当国家面临重要事情及君王难断之事,皇帝便会召集群臣,商谈解决方案,结果一般由宰相领衔上奏,最终决断权归皇帝所有。这一制度
A.说明国家大事由群臣决议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C.体现了权力的平衡与制约D.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
3 . 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2017-02-24更新 | 289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翻阅《汉书·百官公卿表》,对以下两幅图片上官职的记载,你从中能够看到的句子是
A.图一:“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武事”
B.图一:“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
C.图二:“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副丞相”
D.图二:“太尉,秦官,银印紫绶,掌武事”
6 . 《后汉书》记载:马严,字威卿。拜御史中丞,赐冠帻衣服车马。严举劾案章,申明旧典,奉法察举,无所回避,百寮惮之。由此可见,马严
A.掌公卿章奏,纠察百官,权力颇重B.职权上属于地方官员,与刺史互补
C.其官位在东汉位列三公,位高权重D.其监察职权能左右皇帝的决策大权
7 . 关于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计算秦郡数量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到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
A.《史记》的记载B.秦代竹简的记载
C.史学家的观点D.民间的传说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
2016-11-27更新 | 1984次组卷 | 4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2016-11-27更新 | 573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