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即下令取消“不与秦文合者”,以秦小篆作为统一的标准书体颁行全国,结束了战国以来的“文字异形”状况。这一举措(     

   

A.说明秦小篆实用性最强B.旨在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C.打破了各地的封闭状况D.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23-24高一上·湖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实行垦殖,并给予拜爵一级的奖励。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拓展了秦统治的疆土范围
C.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D.传播了中原先进农耕技术
2023-11-22更新 | 4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朝建立后,一方面对六国贵族实行杀戮、迁徙和流放,拆除各国间阻碍交通的关塞、堡垒;另一方面“悉纳六国礼仪”,创建博士议政制度,吸收六国士人担任政府官员,让他们参议朝政。这些措施(       
A.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B.反映治国理念的矛盾
C.服务于大一统的局面D.旨在加强对基层治理
4 . 秦始皇刻石是秦始皇东巡所刻制的七个碑石,碑石中将秦始皇的功业事迹分为如下几类:平息战争、社会安定、风俗改易、产业兴旺、官僚尽职等。秦始皇刻石旨在(    
A.规范礼仪形制B.强化秦朝政治认同
C.建立君主专制D.称颂秦始皇的功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9年东巡至泰山,遂在此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之礼进行封禅,并刻石颂其功德。“刻辞”相传是李斯所书,为秦朝统一文字后的小篆。秦始皇此举意在(     
A.实现皇权专制B.镇压六国反叛C.强化国家认同D.扩展国家疆域
2023-11-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咸阳始皇二十六年诏版内容大意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隗状、王绾,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能明确并统一。”这一诏书的颁布有利于(       
   
咸阳始皇二十六年诏版
A.加速兼并战争进程B.大力整顿社会风俗
C.维系大一统的国家治理D.实现“车同轨、书同文”
2023-11-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朝在“道里遥远,山川阻深”的西南,第一次修筑了从“棘道”(今四川宜宾)到达郎州(今云南曲靖一带)的“五尺道”。汉武帝时将这条长达二千余里的干道加宽到一丈,还增修了四条新路。以上举措(     
A.维持了边疆的长治久安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D.扩大了中央王朝的疆域
2023-11-16更新 | 47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南海,五岭之南,涨海之北,三代以前是荒服。秦灭六国,始开越,置三郡,曰南海、桂林、象郡,以谛成守之”。三郡的设置(     
A.推动了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B.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C.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D.严重激化社会阶级矛盾
9 . 秦确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琅琊刻石记:“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秦简·工律》又载:“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这一举措旨在(       
A.巩固国家统一B.统一制作规范C.整顿社会风俗D.提高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史记·秦本纪》所载,秦最早在新征服地区设县是在秦武公时期,整个春秋时期,秦国再无一例设县的记载。至秦孝公六年(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设县31个。秦朝统一天下后,“以郡统县”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得以确立,先后建立了46个郡,一千多个县。秦县数量的增多(     
A.助推了秦发动对外战争B.深受传统地方治理制度的影响
C.折射秦疆域的不断扩张D.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