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各种文书是时代的印记和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简册《语书》记载了较多秦朝历史,有学者据其所记文字,图示了秦政府管理的组织形式与管理层次。


①正常的下行发文流转情况:

②如果所属各曹不受命的话,则按下图所示进行反馈:

——改编自陈妙闽《从<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见行文制度看秦朝的行政运作和效率》

材料二吐蕃占领敦煌时期(781-848年)的契约文书为我们研究吐蕃的契约及其相关法律制度提供了珍贵资料。吐蕃书面买卖契约有吐蕃文和汉文两种;契约的中人或证人,从姓名看有吐蕃族也有汉族。此外,无论买卖契约还是借贷契约,在词语的使用上都沿用了唐代的“两共平章”“恐人无信,故立私契”等套语。

——摘编自李秋梅《透视与反思:敦煌文献所见吐蕃买卖契约研究》

材料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发表的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范围内,双方同意,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继续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在此基础上,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在作这样的声明时,美国承认中国关于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贯立场。

——摘自中美1982年“八一七公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行文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行文制度确立的条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从唐朝角度说明敦煌被吐蕃占领的原因,并概括这一时期敦煌地区吐蕃族群对汉族文化的态度。
(3)简述材料三提及的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础”及美国对台出售武器作出的承诺,并指出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2022-09-2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汉朝、明朝北方长城示意图


纲要上16页,秦朝形势图


纲要上22页,西汉形势图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64页,明朝长城与九边重镇示意图

材料二   1935年5月24日,影片《风云儿女》在被誉为“国片之宫”的金城大戏院(今黄浦剧场)首映,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从此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部影片是由许幸之执导,田汉、夏衍编剧的一部抗战故事片。影片讲述了在抗战时期,青年诗人辛白华最终因为挚友梁质夫的牺牲,精神受到巨大鼓舞,思想觉醒,进而投身抗战,保家卫国的故事。该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是作者田汉在被国民党逮捕后于监狱中创作,1935年4月18日由聂耳完成作曲。建国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融入中国人民的血液,化为中华民族的灵魂。不论在任何历史时期,国歌永远是凝聚人心的纽带、鼓舞士气的力量。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观察材料一地图,说明历代长城有何变化?试解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和上映的时代背景。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长城的认识。
2023-10-0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为秦敦示意图,敦为圆形,敛口,鼓腹,圈足,有盖,上为圆形把,通体饰勾连云纹和回纹。器内有铭文“轨”字,又称为“轨敦”,兼有督促与法度之意。这体现了秦朝(     
A.注重法律教化的日常灌输B.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C.铜器品种与铸造技术单一D.民本思想成为法制化核心
4 . 如下图为出土秦标准计量器主要分布示意图。该图反映的信息可用来说明(     
A.私营商业迅速发展B.秦朝重视巩固统一
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经济格局发生变动
2023-11-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A.金            B.北宋        C.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

1.以下是小赵同学以“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为主题撰写的提纲,请结合上述历史核心概念加以完善。(填字母)
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秦: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2)西汉:从“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3)东汉:从“光武中兴”到军阀割据
二、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对峙与更迭
(2)隋唐:的时代
(3)五代十国:割据与混战
三、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
(1)辽、西夏与的并立
(2)与南宋的对峙
(3)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
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1)明朝:从皇权强化到清军入关
(2)清朝:前期的鼎盛与版图奠定
_________________
2.若就提纲中的“主题四”展开研究,还可以选择下列哪些材料?_____(填写字母)
AB
CDE
3.以下是小钱同学收集的历代繁盛时期的疆域示意图,请依据时间先后排序:
________、B 、____、 F 、___(填写字母)

4.在上述疆域图中,最早受到日本威胁的朝代是_____;最早受到沙俄威胁的朝代是____(填写字母)
5.依据上述疆域示意图和所学,你认为古代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版图得以形成、巩固与发展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2023-08-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4年高一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经济活动的增加促进了货币的使用,但是,币制混乱,而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朝统一全国后,在废止六国货币基础上发行了通行全国的货币——半两钱(见下图 )。秦朝此举(     

                      秦朝统一货币示意图
A.有利于国内各地区经济联系B.旨在剥夺和限制贵族的特权
C.展示了青铜制造的最高水平D.为秦朝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7 . 结合教材P86插图“秦朝统一货币示意图”思考: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货币?货币的统一有什么重大意义?
2021-11-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选择性必修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图为“春秋战国至秦朝全国货币演变示意图”。由此可推知,货币的这一变化旨在
A.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B.结束战乱实现统一
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D.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2021-11-2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西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专题导读

长城始筑于战国时期,在历史上既是抵御游收民族南下的屏障,也是联通边疆各族往来的通道。而今,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智慧勤奋的精神象征著称于世。

秦朝长城示意图明朝长城示意图




(1)看一看观察地图,秦朝、明朝的长城分别修筑于两朝疆域的哪一方位?为何目的而修筑?
(2)想一想结合材料,你认为长城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3)议一议在抗战期间创作、传唱至今并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把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喻指什么?反映了长城在现代中国人心中怎样的形象?
2021-10-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专题探究1长城史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