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北击胡人,掠取河(黄河)南地;公元前214年,征服百越,增设桂林郡、象郡、南海郡;后又在西北驱逐匈奴,从榆中沿黄河往东到阴山,设立四十四个县。由此推断,在秦朝扩大疆域的过程中(     
①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形成②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
③皇帝制度得以建立              ④各地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得到加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 
长城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
2022-11-08更新 | 292次组卷 | 8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时期,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廷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二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廷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的影响。
2022-10-22更新 | 579次组卷 | 2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份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博物馆收藏了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砖文写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该砖经学者推测为秦朝文物。该文物印证了秦朝(  )
A.疆土辽阔,臣民众多B.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C.社会稳定,人民富裕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2022-10-14更新 | 13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对促进我国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巨大贡献的措施是(     
A.建立专制集权统治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D.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7 . 下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蜿蜒北部边境,气势宏伟,是当时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有
A.全长一万多千米,是史上最长的长城
B.由于火器的大量运用而修得更加坚固
C.有效地抵御了匈奴贵族的南下侵扰
D.是历史上第一次对长城的大规模修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灭六国后,派将军常頞征调巴、蜀士卒、在四川宜宾至云南昭通一线崇山峻岭上,开凿了五尺宽的道路,此举作用在于
A.使岭南地区纳入秦朝版图B.加强了对“西南夷”地区的管辖
C.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D.利于遏制匈奴贵族对中原的侵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岭南之坳井入嗪版图后,秦始皇设置了岭南三郡。但与内地诸郡不同的是,岭南三郡采用设“尉”不设“守”的特殊形式,“乃置南海尉以典之,所谓东南一尉也”。这一措施
A.导致秦王朝二世而亡B.说明岭南地区政局不稳
C.是先秦分封制的延续D.不利于现固秦王朝的统一
2021-10-17更新 | 182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汉初儒生贾谊在《过秦论》中提道:“(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些史实集中反映了
A.儒学在秦朝的遭遇B.秦朝百姓生活的困苦
C.秦始皇暴虐的性格D.秦朝巩固统一的举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