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派遣将军常安率军修筑了从蜀南下经僰道(今四川宜宾)朱提(今云南昭通)到滇池的“五尺道”。此举旨在(     
A.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B.促进民族融合
C.实现对西南地区的统一D.强化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前214年,秦军占领岭南。随即设“桂林、象、南海”三郡。南海郡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属桂林郡。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加强对诸侯国的管理
C.保障了秦王朝长期繁荣D.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3 . 现存秦代唯一的直道,由咸阳到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九原,史称“堑山湮谷,千八百里”,实际全长七百多公里。秦朝修建直道的目的在于(     
A.促进南北交流B.便利皇帝出巡
C.加强北部边防D.传递诏令公文
4 . 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 
长城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
2022-11-08更新 | 292次组卷 | 8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彻底消除北方边疆的隐患
2022-10-25更新 | 79次组卷 | 17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12水陆交通的变迁-【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修2
6 . 汉武帝时期,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廷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二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廷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的影响。
2022-10-22更新 | 579次组卷 | 2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份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博物馆收藏了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砖文写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该砖经学者推测为秦朝文物。该文物印证了秦朝(  )
A.疆土辽阔,臣民众多B.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C.社会稳定,人民富裕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2022-10-14更新 | 13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卷
8 .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把郡县制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制度推行于全国,并规定以都辖县。这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且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A.历代帝王将秦始皇作为了榜样B.秦代有效控制地方方式为后世沿用
C.郡县制的确立改变了历史进程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间的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秦王嬴政一统海内,“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A.B.
C.D.
10 . 千百年来,关于秦始皇的评说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在匡饬异俗中,既在坚决用法律手段强制推行秦国原有的社会礼仪和规范,又在探索用儒家伦理纲常对社会进行教化,以期秦朝统治长治久安。但是,因为独特的历史环境和个人因素,其统治思想发生了严重倾斜,倒向“严而少恩”的法家一边,致使其用法过度,教化无力,“仁义不施”。同时,秦始皇没有充分考虑六国百姓对新的法律政令的认同与否问题而是雷厉风行地执行新法,急功近利。再加上秦始皇本人骄奢多欲,最终致使秦王朝暴虐而速亡,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令人遗憾的一章。

——党超《匡饬异俗:秦始皇重建社会文化新秩序的举措及其影响》

材料二   1975年,毛泽东曾对在他身边为他读书的芦荻说:秦始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的评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以后,丧失了进取的方向,志得意满,耽于快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的压迫人民,无聊得很。

——中国网《惊人妙语论帝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匡饬异俗”理念的变化,分析秦王朝“暴虐速亡”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晚年毛泽东评价秦始皇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