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鼎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曹魏后期,势力逐渐强大的官僚贵族,利用政治权力侵夺屯田土地和民屯农户。尽管西晋占田制规定了“按官品占田”的限额,但官僚地主实际占有的土地经常突破限制。至晋惠帝时,出现了“今天下千城,人多游食,废业占空,无田课之实”的形势。这种状况(       
A.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出现B.导致自耕农经济出现衰退
C.表明豪强地主控制了政权D.说明中央集权遭受到冲击
昨日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东汉初期实行三公宰相制,又将属于少府(专管皇室财政,兼管皇帝秘书、膳食事务)的尚书独立出来,时称尚书台,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终汉之世掌握国家实权。魏晋时期,尚书台正式脱离少府,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尚书台职能的变化反映出从东汉到魏晋时期(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缓和B.该时期三省制度正式形成
C.国家行政制度改革显现成效D.家国异构的色彩变得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三国鼎立时代,曹魏以天下正朔在己,蜀汉与孙吴也都没有放弃自己为正统的主张。三方都认为自己与对立的各方同属一个国家,都高举国家统一的旗帜,为其政治利益而斗争。由此可以说明(       
A.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所趋B.三国有着加强君主专制的共同目的
C.三国长期分裂具有客观必然性D.统一是幌子其实质是一种愚民政策
2024-03-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晋史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谓识治(治理国家)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夫。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用兵谋略),非其所长欤。”该评价引发了关于“陈菲是否有意贬抑诸葛亮”的长期争论,成为一桩史学公案。此案在历代史书中的书写情况大概如下:

东晋

王隐《晋书》引时人之传言,曰:“(陈)寿父为马谡参军,诸葛亮诛谡,髡其父头(剃发之刑),亮子瞻(即诸葛瞻)又轻寿,故寿撰《蜀志》,以爱憎为评也。”

北宋

萧常《续后汉书》批判陈寿的《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以蜀称汉”的做法,并称陈寿因其父“以罪为诸葛亮所髡”,于是“贬其号而诋讪其君臣(刘备和诸葛亮),是以尊魏也”。

明朝

胡应麟《少室山房集》认为陈寿修撰《三国志》,“实奉命晋君者也”,而骨以魏为正统,故“不得不纡回其笔”。而且陈寿在其书中也累记诸葛亮之战功,“所为扬诩武乡(即诸葛亮)之将略,固已至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寿贬抑诸葛亮”案的历史书写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历史事实”与“历史书写”之间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孙权统治时期,在任命官僚时,比较注意北方流寓地主与江东土著地主之间的平衡。该政策(     
A.阻碍了江南地区的持续开发B.沿袭了曹魏政权的用人政策
C.顺应了巩固政权的现实需要D.消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2024-02-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表所示为《三国志》(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和《后汉书》(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编撰)对曹操事迹的记载。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三国志》《后汉书》
天子以公领冀州牧曹操自领冀州牧
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曹操自为丞相
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常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阐,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其二子
A.历史叙事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B.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
C.阶级立场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D.《三国志》的记载更符合客观事实
2024-01-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记载,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该局面的形成根源于(     
A.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B.农业生产格局的变化
C.农民与地主矛盾的激化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2024-01-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景元元年(260年)蜀魏吴三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这一状况(       

A.缘于南方政治动荡不安B.奠定了国家重新统一的基础
C.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形成了魏蜀吴三国对峙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2023-08-28更新 | 3936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武邑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3·福建·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展示了东汉与三国时期人口数量的比较,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户数口数
东汉157年1067796056486856
263年663423147342344328817672881
263年280000940000
280年5300002300000
A.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B.豪强士族的发展壮大
C.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D.土地私有制走向没落
2023-08-28更新 | 171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