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从汉到唐,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汉到唐,由统一而分裂而再统一,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变迁,孕育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统一帝国。汉唐间的历史发展取向,与当时的南北区域背景,特别是六朝时期特定的南北关系,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说汉朝是前承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发展候向,并将那个时代出现的各种要素、显现的各种矛盾熔冶于一炉的统一皇朝,那么,唐朝则是前承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倾向,对南北分裂时代所产生的各种要素兼收并蓄,并孕育了新的变革萌芽的统一皇朝。正如春秋战国与魏晋南北朝存在显著差异一样,汉和唐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甚至这些差异在一些人看来是根本性的,即社会形态和时代性质的差异,而且唐代相对于汉代的所有变化,都可溯源于汉唐之际的魏晋南北朝。

——摘编自牟发松《汉唐历史变迁中的南方与北方》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唐代相对于汉代的所有变化,都可溯源于汉唐之际的魏晋南北朝”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变化的影响。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南朝《宋书》记载:扬州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州“田土肥美”,地跨“南楚之富”;广州粮食交易“多万箱之咏”。据此可知当时(     
A.江南经济发展超越北方B.吴蜀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
C.南方经济作物种植广泛D.南方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2023-01-07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一)历史(选修)试题
3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加大了南北矛盾和经济差距
2022-12-27更新 | 288次组卷 | 5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2021-2022学年学高二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4 . 如下图是《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江南经济发展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D.国家统一完成
2022-12-24更新 | 250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湖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专项选择题(一)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晋室南渡之初,士人奉中原文化为圭臬;北齐时,最负盛名的文人互相指责对方偷师南朝文人;至隋朝,隋文帝文化上实行“关中本位”政策,但“南朝化”的倾向却愈演愈烈。这种文化领域的变化根源于(     
A.江南经济的逐渐开发B.政治重心发生变化
C.中原认同的不断加强D.统治者的大力推崇
6 . 西晋太康元年,广陵郡(今江苏境内)领有淮阴、江都等八县,户口数八千八百。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干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这一现象(     
A.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B.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改变了地方的行政制度D.推动了均田制度的实施
7 . 《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史书):“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   
③江南地区土地肥沃                                    ④西晋完成统一,社会稳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2-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测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某一历史书籍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此历史书籍叙述的历史时期是(     
目录
第一章序幕
第二章胡汉的抗争
第三章跨越胡汉之壁到
第四章江南贵族制社会
第五章
第六章江南的开发与民族间的斗争
...”

A.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B.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C.公元581年——公元907年D.公元907年——公元1368年
2022-12-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从公元200年到500年之间,由于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草原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这一变化(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造成了政权的分裂更迭
C.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加速了人口的南北失衡
10 . 魏晋之前,山东地区儒学的发达冠于全国,其他地区无出其右者;但从十六国至北朝结束的几百年间,山东地区的儒学再也未能恢复到以前的盛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门阀政治的发展B.人口迁徙的影响
C.儒释道三教并行D.江南地区的开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