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民族之交融

在各民族不断迁徙汇聚、冲突交融的过程中,中华文明的内涵更加多元丰富。

(1)将图片所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互动的史事按时间排序。(填写字母)

A.西夏佛经B.宣政院印C.孝文帝礼佛图D.《燕然山铭》石刻

E.《钦定藏内善后章程》F.冼夫人像G.文成公主入藏壁画H.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2)图C所示孝文帝大力推动民族交融,以下哪些是他亲政后采取的措施?(双选)(     
A.推行均田制、三长制B.迁都洛阳C.实行俸禄制D.与汉族贵族联姻
(3)在以下官职中,与图H所示史事属于同一朝代的有?(双选)(     
A.羁縻州刺史B.西宁办事大臣C.护乌桓校尉D.大鸿胪
(4)若要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治理”这一主题,较为适切的史料当选图____与图____。(填写字母)
(5)图A所示西夏政权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请再举两例进行证明。
(6)基于上述材料,中国古代民族交融有哪些方式?
2024-05-2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 上海市进才中学、曹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民族交融。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各民族迁徙汇聚、冲突交融的历史。


(1)图片所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互动的史事,按朝代排序。(填涂字母)。

A 长城示意图                                      B 澎湖巡检司印                                     C 孝文帝改革                           D 西夏货币                      

E 文成公主入藏(壁画)                                   F 西域都护府复原图                                 奴儿干都司          
朝代顺序:A:①____;C:②____;D:③____;G:④:____
(2)图片C所示孝文帝大力推动民族交融。自他之后,北魏皇帝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等。这当与文帝改革中哪一措施有关(     )(单选)
A.用汉语   B.采汉姓   C.学习汉族礼法   D.与汉族贵族联姻

(3)对图D从民族交融的角度进行信息推测,合理的是(     )(双选。选对一个,多选或少选不得分)
A.从构字特点看西夏文字脱胎于汉字   B.该货币仅在西夏地区流通
C.从形制特点看西夏货币取法于中原   D.该货币或是海上丝路兴盛的产物

(4)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变化,下面地图中,南宋时期的形势图是(     )(单选)
A.B.
C.D.

(5)民族的交融也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下列科技成就中能够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单选)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九章算术》   D.《本草纲目》

材料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习近平,2019.9.27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


(6)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各民族互动交往的史事?
2023-12-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上海·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A.“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B.“百姓及客等,约丁产,定等第,均率作,年支两税。其应税斛斗,据大历十四年见佃青苗地额均税……其旧租庸及诸色名目,一切并停。”

C.“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秦汉之后,历代政府也对赋役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请写出材料中相应赋役制度的名称并按时间先后排序。
制度名称:A____B____C____
排序:____(填写字母)
2022-10-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上海专用)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