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唐高宗时,商贾入仕为官的实例已见史乘,当时官阶较高者不多,参加科举考试者尚无一例。安史之乱后,商人人仕人数猛增,入仕途径越来越广,且高官显要不乏其人。这反映出该时期
A.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升B.政府对商人依赖加强
C.官员队伍整体素养下降D.贱商轻商观念的淡化
2 . 公元9世纪70年代,广州城“蛮声(外国语)喧夜市,海色浸潮台”“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这反映出当时广州
A.商业经济领先全国B.市突破时空限制
C.商人社会地位较高D.海外贸易的兴盛
3 . 有学者认为“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呈现出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促使城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经济形态的转型
C.税收制度的革新D.商品经济的发展
4 . 唐刘禹锡的《夜闻商人船中筝》诗云:“大篇高帆一百尺,新声促柱十三弦。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由此可知当时扬州(       
A.商业繁荣B.造船技术最高C.外贸发达D.商业环境宽松
2022-02-15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岭南妇女趁墟贸易相当普遍,她们肩挑负贩于家庭与墟市之间,以家中余物换取生产生活必需品,形成了该区域独特的“贩妇”模式。这
A.提升了唐宋妇女的政治地位B.活跃了岭南地区的商品经济
C.加速了重农抑商政策的衰落D.说明男耕女织模式走向瓦解
6 . 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剖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A.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B.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D.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7 . 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和贾岛的诗句“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都体现了
A.唐朝社会的繁荣生机B.唐都长安的布局严整
C.城市的功能分区明显D.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
2022-02-02更新 | 39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朝盛行马球运动。有诗云:“……不能无事习蛇矛,闲就平场学使马。军中伎痒骁智材,竞驰骏逸随我来。护军对引相向去,风呼月旋朋先开。俯身仰击复傍击,难于古人左右射。齐观百步透短门,谁羡养由遥破的。儒生疑我新发狂,武夫爱我生雄光……”。据此可知,唐代
A.诗歌以描写体育运动为主B.尚武与刚健受到推崇
C.体育运动冲破道德的束缚D.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
9 . 公元661年,唐高宗发布敕令,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这表明唐朝
A.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
C.贡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D.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2022-02-01更新 | 1041次组卷 | 8卷引用: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10 . 有学者对我国古代8-9世纪的城市法律处罚内容进行整理,研究发现频繁出现如下内容:上述信息主要说明该时段
有人私自在坊的外墙上打洞以获得通往主要街道的通道;
居民违章建筑,在坊墙和交通繁忙的大街之间修筑建筑物;
违规设摊交易;
A.城市秩序非常混乱B.政府法制逐渐失范
C.抑商措施不断加强D.经济发展挣脱束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