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羁縻府州制度的确立(     
A.体现灵活务实的统治理念B.说明唐王朝重视基层治理
C.有效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2024-05-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平王末年,周朝最终衰弱。戎人迫近华夏,从陇山向东直到伊水、洛水,处处都有戎人。这时候,渭水上游有狄、螈、邦、冀之戎,泾水北边有义渠之戎,洛水有大荔之戎,渭水南岸有骊戎,伊水、洛水之间有杨拒、泉皋之戎,颖水上游西面有蛮氏之戎。在春秋时代,戎人偶尔进入中原,参与华夏各国的盟会。

——摘编自《后汉书·西羌传》译文

材料二   上(唐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炀帝无道,失人已久,辽东之役,人皆断手足以避征役,玄感以运卒反于黎阳,非戎狄为患也。”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分布格局,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民族政策,并以唐与吐蕃关系为例加以说明。
2024-02-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

黑水府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龙泉府 在今黑龙江宁安
回鹘牙帐 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
羊苴咩城 在今云南大理
长安 在今陕西西安
洛阳 在今河南洛阳
逻些 在今西藏拉萨
流求 今台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后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试总结唐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手段。(至少两种)。
2023-10-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以后,“剖颉利故地置二府统之”,封东突厥贵族突利、思摩分别为北平郡王、怀化郡王,颉利可汗也被授右卫大将军。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对各族管理方式相同B.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二府指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D.东突厥原风俗习惯被打破
2023-10-13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地理学家贾耽在绘成《海内华夷图》后,上奏唐德宗,奏章中既谈到安国为《西戎志》中的地理名词,又将辽东、乐浪与黔州、陇西等地并称(而不以“四夷”冠称),“郡县纪其增减”。据此推断,辽东地区(     
A.得到了唐朝中央的有力管辖B.最早于唐德宗时期归附中央
C.从唐代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D.行政级别高于其他边疆地区
2023-05-27更新 | 671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冲刺卷(三)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代族首领自己管理。这反映出唐朝的民族政策(     
A.加快了少数民族封建化B.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护
2022-11-21更新 | 692次组卷 | 29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唐蕃会盟使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是指
A.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
B.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军事同盟
C.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巩固
D.汉、蒙两族的民族融合进程大为加快
2022-06-01更新 | 282次组卷 | 1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吐蕃王廷官制,原来专设大论(宰相)一人,统领内政外交,权力极大,往往难以控制。松赞干布深感改革的必要,于是在大论以外,增设宰相多人,其中有小论(副相)兵马都元帅宰相同平章事、副元帅同平章事,统领全队。此外,还有掌管民政的四个最高长官,都称为“宰相同平章事”,他们与大论共掌国政,一切重大国事都由宰相会议研究决定,报请赞普批准后执行。在宰相之下设置各类官员,分掌各种政务。其中有曩论(内相),掌管官员升迁调补等内政,相当于吏部尚书纰论(外相),相当于鸿胪寺卿,掌管外国使臣的接待等外政事务。“岸奔”(度支使),分掌财政。资悉波折逋(大会计官),掌管征收赋税。喻塞波掣逋(断事官长),又称“整事大相”,掌管刑政,相当于刑部尚书。此外还有掌管宣发诏令的给事中等官员,合称宰相僚属。在上述诸官中,大论最尊,总揽政务,事无大小,必须由他批准。上述的官职都由贵族担任,父死子代,世袭其职。这样国家政治、军事等各项政务由王廷统一管理,贵族就不能各行其是,加强了王廷权力。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吐蕃松赞干布官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吐蕃松赞干布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2021-09-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唐朝诗人王维名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君”前往的地区是
A.今陕西渭城地区B.安西都护府辖区C.西域都护府辖区D.瀚海都督府辖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