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
阿史那毗伽特勤(东突厥汗国首领)墓志“知中国有圣,乃率部帐,翻然改图,弃韦毳于遐庭,归礼让之淳化”“夷夏以安”
俾失十囊(西突厥首领)墓志作镇西土,观光北阙,藩屏天子
唐故桂州刺史孙府君墓志虽越微地偏,而朝命寄切,临存未几,风政载扬,宁壹十连,清变远俗,福润零桂
墓志是浓缩的人物传记。下表是出土的部分唐代墓志。上述墓志反映出(     
A.唐代边疆治理体系不断完善B.边地与中原政权的隔阂已消除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D.盛唐保障了边疆地区长治久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为《册府元龟》中所记载的唐代开元年间东北部分部族海产贡物统计表,据表可知(     
部族名称史料记载
大拂涅靺鞨遣使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
渤海靺鞨
(忽汗州都督府)
遣使献鲻鱼
遣使乌那达初来朝献海豹皮五张
遣使献貂鼠皮、昆布
A.唐朝对东北地区进行有效管辖B.东北地区处在原始渔猎阶段
C.中原与东北地区互市贸易繁荣D.政府羁縻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2024-04-01更新 | 321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太宗时期有关在高昌设置州县的争论

贞观四年(630年)高昌王麹文泰曾亲自朝唐。但贞观六年(632年)唐经焉耆之请,开大碛路,使得高昌独擅东西交通的格局被打破。高昌遂攻焉者,又遏绝西城朝贡,攻唐伊吾,西联西突厥,北又挑拨薛延陀与唐的关系,唐与高昌关系破裂。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攻灭了高昌国。

关于如何统治高昌地区,唐太宗主张设置州县,大臣代表魏征反对,认为“陛下初临天下,高昌王先来朝谒,自后数有商胡称其遏绝贡献,加之不礼大国诏使,遂使王诛载加。若罪止文泰,斯亦可矣。未若因抚其民而立其子,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今若利其土壤以为州县,常须千余人镇守,数年一易,每来往交替,死者十有三四,遣办衣资,离别亲戚,十年之后,陇右空虚,陛下终不得高昌撮谷尺布以助中国。所谓散有用而事无用,臣未见其可”。但太宗坚持己见,依然在高昌设置了州县,并开始积极经营高昌。

——据《贞观政要》《资治通鉴》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间析唐太宗出兵高昌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魏征对处置高昌国持何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唐太宗“坚持己见”的合理性。
2024-03-30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羁縻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一种特殊的管理制度。羁縻,最早见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本意为对牛马的束缚。唐朝初期,羁縻州遍布北方、东北、西北及西南边疆等地。唐朝推行羁縻制度旨在(     
A.强化封建君主专制B.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C.促进各民族大融合D.传播中原先进文化
2024-03-27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代,朝廷对岭南的官员输出以贬谪为主,对西域的官员输出以建功为主。在贬流文人的笔下,岭南不仅是“牢笼”,更是“鬼门关”“死亡乡”;而岑参认定“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甚或姚崇、宋塬、苏颈等人因曾就职西北边疆而官拜宰相。这一差别反映了,当时(       
A.民族政策的重北轻南B.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
C.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D.南北诗风的源流特色
2024-03-15更新 | 726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兴起茶马古道,北宋与藏区建立“以茶易马”互市制度,史载:“(宋人与吐蕃)商人博易,甚有信而不受欺绍,商人有信则相与如至亲,借贷有所不吝,岁望其一来,不来则数数念之。”“乾道癸巳(1173年)冬,忽有大理人李观音得、董六斤黑、张般若师等……皆有礼仪。擎诵佛书,碧纸金银字相间。”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写道:“汉地的货物运到博(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 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

——摘编自张嘉琳、梁长平《茶马古道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贡献与价值》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4-03-13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通典》记载,唐初大理地区“颇解阴阳历数……以十二月为岁首”。伴随唐和南诏交往增多,至中晚唐时期,南诏境内已普遍行用以正月为岁首的唐历。这一变化(     
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B.促进了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维护了中央政权的统一安定
8 .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胡技流入大唐,注入百戏。百戏的曲乐热闹明快,加之新颖的弹奏器乐,国内出现对胡风潮流的追求,呈现出“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的景象。上述现象反映了唐代(     
A.民族文化的交融B.审美标准的趋同
C.戏曲艺术的成熟D.女性地位的提高
2024-01-11更新 | 479次组卷 | 7卷引用:第9课 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后作业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唐朝中央而言,各羁縻府州的都督、刺史须经中央册命,给予“玄鱼金符”或“印章袍带”才能取得统治本族的合法权力,并以其为征发信符。都督、刺史死亡,或年迈体衰不能视事,其后嗣亦须经唐中央“下诏册立”。各羁縻府州间发生纷争,唐中央直接干预,而府州则须听命处置。对不同族间的诉讼,要按国家法律审理。对破坏国家统一的反叛和谋逆活动,更是依国家法律严厉处置。朝廷制有专玺“天子信宝”,以征发“蕃国”之兵。各羁縻府州也有义务助兵中央。平高昌的唐兵中,有突厥、契莎数万骑。讨伐安史叛乱,回纥兵更是功不可没。各羁縻府州须定期奉献“贡赋”。

——摘编自彭建英《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政府“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场,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交易”,太平兴国四年,宋出兵攻辽,互市“罢不与通”。雍熙三年(986年),宋再次主动出击失败,端拱元年(988年),宋辽双方通好,宋廷诏“许边疆互相市易”。嘉祐二年(1057年),元昊子谅祚扰边,宋示谕“要以违约则罢和市,自此始定”。金灭辽后,宋方虽于盱眙军、光州、安丰军、随州、襄阳府、天水军等地置榷场与之互市,但随着双方关系的变化,互市时断时续。

——摘编自林文勋《宋代以“互市”为内容的民族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民族政策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间设立互市的原因及意义。
10 . 贞观十四年,唐朝征服西域腹地的高吕国,旋即改作西州,西州为正州而非羁縻州,此后,再设军政兼理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的广漠地带。这反映出(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边疆与内地治理的一体化
C.唐王朝版图的基本奠定D.陆上丝绸之路的持续畅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